有关白细胞端粒长度(LTL)在人群中的自然变异遗传特性研究
浏览次数:1369 发布日期:2023-11-20
来源:本站 仅供参考,谢绝转载,否则责任自负
文献来源:Schneider CV, Schneider KM, Teumer A, et al. Association of Telomere Length With Risk of Disease and Mortality. JAMA Intern Med. 2022;182(3):291–300. doi:10.1001/jamainternmed.2021.7804
UK Biobank端粒科普
UK Biobank科普
翼和生物在第二篇推文中,曾经介绍了UKB的有关端粒方法学的文章,本篇文章是同一作者发表。
关于端粒
端粒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的核蛋白复合物,每次细胞分裂时都会缩短,并在维持染色体完整性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端粒长度(TL)是可遗传的,但对其遗传决定因素的理解并不完整。由于端粒调节基因中的罕见突变,端粒的极端缩短会导致早衰综合征。相比之下个体之间的端粒长度(TL)差异与某些癌症、冠心病等以及其他与年龄相关的常见疾病有关。
人们对较短的端粒长度(TL)作为生物年龄的标志物非常感兴趣,但现在看来TL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因为较短的TL和较长的TL,都与年龄相关疾病的高风险有关。人群队列的生物库,提供深入了解TL的遗传结构与生物医学表型联系的机会。
翼和生物的定量PCR法是检测端粒长度的经典技术,用时短,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适用于批量样本检测。
本文研究概述
研究流程
本文中,作者研究了白细胞端粒长度(LTL)在人群中的自然变异遗传特性,并在50万人的群体中找出了白细胞端粒长度(LTL)与生物医学表型之间的关系。作者找出了197个与白细胞端粒长度(LTL)相关的基因组变异,它们分布在138个基因座上。这些基因座有108个是本文新发现的。这些变异和基因座与许多生物特征疾病有关,包括身高、骨髓功能、肿瘤、血管和炎症病理等。
最后,作者研究发现,当一个人40岁时,如果他的白细胞端粒长度(LTL)比普通人短1个标准差,他的预期寿命就会比那些白细胞端粒长度长的人少2.5年。总的来说,作者的研究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LTL的遗传调控,揭示了白细胞端粒长度对生理特征、疾病和寿命的各种影响,并为全球的研究人员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资源。
研究结果
遗传相关位点:这项研究对50万人端粒长度和2千万变异位点,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了197个变异与白细胞端粒长度(LTL)相关。
eQTL信号:通过基因功能、变异注释与共表达分析,论文提供了114个相关的候选基因。
生物医学性状: 通过孟德尔随机分析,作者发现了16种疾病与白细胞端粒长度(LTL)的遗传决定有关。
死亡与端粒长度:在40岁时,白细胞端粒长度(LTL)比人群平均值短1个标准差,人类预期寿命比LTL长≥1个标准差低2.5年。

Group1为端粒长度低于平均值1个标准差以上的志愿者
Group2为端粒长度低于平均值1个标准差以内的志愿者
Group3为端粒长度高于平均值1个标准差以内的志愿者
本文提示
在群体水平上,端粒的长短可以通过大样本的统计学检验,确认是与疾病有关的生物指标。个体端粒的长短,可以定期通过端粒检测观察端粒长度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