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引物设计优化需考虑方面
浏览次数:240 发布日期:2023-5-31
来源:本站 仅供参考,谢绝转载,否则责任自负
PCR引物设计,核心目的是为了追求扩增特异性和扩增效率。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问题。
1.引物的长度
引物越长,特异性越好,但是更难与模板链结合,因此更难反应,扩增效率更低。此外,引物的长度还由DNA复制酶决定,并且与退火温度有关
一般的,引物长度为18-30bp;
2.GC含量
Tm值(melting temperature)是寡核苷酸的解链温度,即在一定盐浓度条件下,50%寡核苷酸双链解链的温度。Tm值与GC值相互联系,引物的熔化温度(Tm)介于 65°C 和 75°C 之间,当Tm值为72℃时,复性条件最佳。,对应的,目标 GC 含量在 40% 至 60% 之间。
对于上下游引物,两种引物之间应该CG含量与Tm值相差不大。若差别较大,可以添加额外的AT在DNA聚合酶不作用的引物5’端。
3.引物末端(3’)的设计
引物3'端不能选择A,最好选择T。引物3'端错配时,不同碱基引发效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当末位的碱基为A时,即使在错配的情况下,也能有引发链的合成,而当末位链为T时,错配的引发效率大大降低,G、C错配的引发效率介于A、T之间,所以3'端最好选择T。
引物3' 端要避开密码子的第3位。如扩增编码区域,引物3'端不要终止于密码子的第3位,因密码子的第3位易发生简并,会影响扩增的特异性与效率。
不能有GC长链(连续多于两个)。GC长链有可能与模板链上的GC密集区错配,引发错误的反应。
碱基排列,应该防止两个引物3’间的配对,防止生成二聚体,同时应该防止5’与3’配对,防止生成发夹结构。
4.引物∆G值
ΔG值(自由能)反应了引物与模板结合的强弱程度。一般情况下,引物的ΔG值最好呈正弦曲线形状,即3’端ΔG值较低,而5’端和中间ΔG值相对较高,因为从5’进行的反应更方便。3'端的ΔG值相对要低,但不可过高,引物的3’端的ΔG值过高,容易在错配位点形成双链结构并引发DNA聚合反应。
5.引物碱基序列
首先,两个引物或者单个引物,尽量不出现互补片段。尽量不出现连续的碱基序列,防止错误结合。
此外,还需要使用BLAST软件进行检测,防止引物与模板链的其他位置结合。
一般的,有许多相关的软件或者网页可以进行辅助设计,比如NCBI中的Primer-Blast或者Oligo软件。以Primer-Blast为例,里面可以自定义引物的起点终点,包含内含子外显子的引物设计,自动BLAST检测,还可以输入自己设计的引物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