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机版 企业登录 | 个人登录 | 邮件订阅
当前位置 > 首页 > 技术文章 > 植物活体成像系统揭示植物病毒转录抑制侵染

植物活体成像系统揭示植物病毒转录抑制侵染

浏览次数:1118 发布日期:2022-11-16  来源:本站 仅供参考,谢绝转载,否则责任自负
       202139日,宁波大学陈剑平院士/孙宗涛研究员团队发现不同类型的植物RNA病毒侵染水稻后,通过病毒中的转录抑制因子抑制茉莉酸信号通路,协同促进病毒侵染与其介体昆虫的取食行为,从而更有利于病毒的传播与流行。研究成果以A class of independently evolvedtranscriptional repressors in plant RNA viruses facilitates viral infection andvector feeding”为题在线发表在了国际著名学术期刊PNAS上。

在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会遭受多种病毒的危害,对我国粮食的生产安全及产量产生严重威胁。常见的病毒种类有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负链RNA病毒)、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双链RNA病毒)、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双链RNA病毒)、水稻条纹花叶病毒(Rice stripe mosaic virusRSMV,负链RNA病毒)等,主要通过介体昆虫叶蝉或飞虱完成其侵染传播过程。

在该研究中,陈院士团队成员(第一作者博士研究生李路路和张合红助理研究员)首先从不同植物RNA病毒中鉴定出了一类独立进化且功能保守的病毒转录抑制因子。它们的分类地位和基因组结构千差万别,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较低,但是这些调控因子具有较强的转录抑制活性。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一类转录抑制因子能够与茉莉酸信号通路互作,并抑制其抗病功能。

这些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植物病毒的致病机理存在共性,即这些病毒在与寄主的对抗博弈中独立进化出了一类功能保守且具有转录抑制活性的蛋白,通过靶向抑制茉莉酸信号通路中关键功能模块,从而对茉莉酸信号转导起负调控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本研究还阐述了在单子叶植物中这类功能高度保守的转录抑制子操纵茉莉酸抗病毒信号通路并促进寄主体内病毒含量积累和介体昆虫取食的新机制。

实验结果表明,病毒侵染后的水稻均能促进介体昆虫对水稻韧皮部的取食活动,并且利用茉莉酸途径相关突变体进一步证明该行为变化是由于病毒侵染后茉莉酸信号通路受阻直接导致的。从病原角度来说,病毒侵染后通过阻断寄生体内的茉莉酸信号通路来促进介体取食,在某种程度上更有利于病毒的传播和流行。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LUC作为报告基因,使用Dual-luciferase transient transcriptionalactivity assays(双荧光素酶瞬态转录活性)方法验证了转录抑制因子的抑制活性,之后使用Luciferase complementation imaging (LCI)(荧光素酶互补成像技术)进一步验证了转录抑制因子的抑制活性,以上实验均通过美国TPI公司和北京博益Lumazone Sophia 2048B植物活体成像系统完成。

Luciferase complementation imaging (LCI) assay
      
团队前期研究揭示了水稻病毒抑制广谱抗病毒生长素转录因子OsARF17的作用机制(PNAS2020年),阐明了茉莉酸与油菜素甾醇途径互作对水稻病毒侵染的影响(The Plant Cell2020年;New phytologist2017年)。在此基础上,本研究继续围绕水稻病毒与激素途径互作关系,进一步阐明了不同RNA病毒间致病机理的高度保守性,同时将茉莉酸介导单子叶植物防御病毒侵染与改变介体昆虫取食行为相关联。重要的是,这种共同靶标病毒侵染与介体昆虫取食的抗病毒能力是广谱性的,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该研究为病毒致病性、媒介行为和宿主防御之间相互作用提供新的科研视角,并为虫传病毒病的防控及遗传改良作物抗病性提供广谱性的靶标和策略。
 本文得到孙宗涛博士的同意,并引用了孙宗涛博士的文章,表示感谢

关于北京博益伟业仪器有限公司
      北京博益Bio-one成立于2004年,一直专注于生物样本库建设植物活体分子标记成像系统三维活体小动物荧光断层成像技术大分子与细胞膜表面受体相互作用等领域,致力于为科研用户提供更新的技术与服务。自2006年,我们开始参与农业种子基因库与临床样本库的设计与施工,积累了13年的4°C、-20°C、-80°C、液氮温区库等管理与维护经验;同时,自2008年开始,成像事业部追踪最新的活体成像技术,不断完善细胞-组织-活体的成像解决方案。欲了解上述领域内更多最新的技术文献与资讯,欢迎您关注此公众号或访问本司官网 http://www.bio-one.cn

技术服务联系方式:

孙元元(技术部)
Tel:13810818543
柴丹(销售部)
Tel:13810910943
田建华(应用工程师)
Tel:18302907782
张婷瑞(应用工程师)
Tel:13910490151
联系邮箱:sales@bio-one.cn
来源:北京博益伟业仪器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4841721/1727,64842355/2356,58294864/4669,13810818543
E-mail:13810818543@139.com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快速注册 忘记密码
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网 电话: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