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常规脂质体(liposome)在使用纳米药物制备系统时,通过调整流速比得到的不同粒径结果[1]。
总流速:通常流速越高,粒径越小,但不可无限制缩小
相对于总流速,上文提到的流速比的影响相对明显且直接,在摸索条件的过程中会最先被定下来。之后如果想要调整粒径,可部分依靠总流速的调节。在纳米药物制备系统的芯片中,用于合成反应的流道长度是固定的,越高的流速意味着更为短暂的反应时间,两相形成层流进行成分交换、反应的时间也更为短暂,可以理解为用于包裹的脂质数量更少,导致粒径更小。之所以称为“部分依靠”,是因为再少的脂质,都有自组装的趋势,最终都需要形成稳定的球状结构,形成稳态,因而对于固定的配方,在流速较小的时候提升流速,粒径变化相对明显,而流速越快,则粒径变化越不明显。
图2:常规脂质体(liposome)在使用纳米药物制备系统时,通过调整总流速得到的不同粒径结果[1]。
前后废液:过多则浪费原料,过少则影响粒径,需不断摸索
前后废液的形成,是因为纳米药物制备系统在运行初期,会有一段加速过程;运行终止前则又有一段减速过程。在速度变化期间,液体的流动速度不稳定,导致粒径持续变化,影响最终结果。为了保证最终成品的粒径均一,就需要剔除这两段液体。更大的废液体积固然能够保证粒径均一,却也使得原料浪费的比例更大。因而对于一个首次合成的配方,我们建议根据仪器说明书来设置。在说明书建议体积下合成后对废液也进行粒径测定,如粒径也相对均一,则可以在下次实验中酌情减少废液,提升成品比例。图3:纳米药物制备系统中的废液设置
参考资料:[1] Andrew B., Anitha T., Mina O., et al.[R]Liposomes size tuning with formulation parameters, 2017
纳米药物制备系统
应用范围
了解更多纳米药物制备系统相关信息
请联系021-37827858 或 13818273779(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