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益生菌菌株几个分类
浏览次数:430 发布日期:2021-10-11
来源:本站 仅供参考,谢绝转载,否则责任自负
益生菌有许多属(genus)、种(species)、和株(strains),比如常见的乳双歧杆菌是一个益生菌“属”类。而真正能起到作用的在于菌株。菌株是科学家们从益生菌中分离出的不同个体,并经科学研究证实能够对人体产生不同的作用,比如改善消化、增强免疫和降低胆固醇等等。
近年来科学研究证实,益生菌的功效和益处具有“菌株特异性”和“剂量要求”,就是说某一菌株所拥有的某种功效或治疗作用,并不代表本属或种的所有益生菌都具有这种功效或作用;而不同的菌株,发挥作用所需的剂量也不同,甚至同一菌株针对不同的疾病所需的剂量也有差异。
例如,经科学试验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NCFM®️可显著降低结肠癌患者的致癌酶水平,但决不能推断其他嗜酸乳杆菌菌株也有同样的功效。对于其它细菌也是同理,同种不同株的细菌在表观上也许一样,但生物性质却有所不同。
益生菌菌株
嗜酸乳杆菌NCFM®嗜酸乳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不形成芽孢的、同型发酵、过氧化氢酶阴性的杆菌。它是人体肠道、人体口腔和阴道中的常见寄居者。它是人体肠道、人体口腔和阴道中的常见寄居者。除了传统的发酵乳制品(如开菲尔酸奶)之外,它还被广泛应用于益生菌食品和膳食补充剂行业。
乳双歧杆菌Bl-04乳双歧杆菌具有悠久的安全食用历史。乳双歧杆菌Bl-04来源于人体。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协会(ESPEN)主办的《临床营养》(Clinical Nutrition) 于2014年发表的一项试验表明,乳双歧杆菌Bl-04能使活跃在成年人体内的上呼吸道疾病显著减少,有助于帮助成年人预防和减少感冒。研究结果表明,它对于胃肠低pH环境具有很强的耐受性,能够在十二指肠的胆汁中存活,并且能很好地黏附于人体上皮细胞。此外,它还可以抑制小麦蛋白醇溶蛋白(小麦面筋的一种成分)引起的毒性作用,且具有较高的耐氧能力,能够在更广泛的环境中生存。
乳双歧杆菌HN019乳双歧杆菌HN019开始从新西兰生产的酸奶中分离出来,并包含在乳制品中被人们食用多年。经过新西兰牛奶与健康研究中心(New Zealand Milk and Health Research Centre)、新西兰乳业研究所(New Zealand Dairy Research Institute)以及其他国际知名的健康研究机构所进行的为期五年的研究,乳双歧杆菌HN019凭借其体外耐胆汁和低pH环境的能力,从2000多株的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脱颖而出,被认为较具有潜力的益生菌。
鼠李糖乳杆菌HN001鼠李糖乳杆菌HN001开始从新西兰生产的切达干酪中分离出来,它存在在乳制品中并拥有悠久的食用历史。在新西兰乳业研究所(New Zealand Dairy Research Institute)筛选出200个菌株后,鼠李糖乳杆菌HN001被鉴定为潜在的益生菌菌株,并因其能够在低pH和相对较高的胆汁浓度下存活,而被选择用于进一步的动物和人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