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机版 企业登录 | 个人登录 | 邮件订阅
当前位置 > 首页 > 技术文章 > ELISA实验中基质效应知识

ELISA实验中基质效应知识

浏览次数:271 发布日期:2021-8-19  来源:本站 仅供参考,谢绝转载,否则责任自负
 基质指的是样品中除分析物以外的组分,由于基质常常对分析物的分析过程有显著的干扰,并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这些影响和干扰被称为基质效应(matrix effect)。最常用的去除基质效应的方法是,通过已知分析物浓度的标准样品,同时尽可能保持样品中基质不变,建立一个校正曲线(calibration curve)。基质效应的影响是ELISA试剂盒开发和使用中需要避开的雷。
1、 如何避免ELISA实验中基质效应
 在ELISA实验中,偶尔会遇到样品浓度挨近试剂盒的灵敏度就容易发生样本OD450值低于空白值的现象,特别是在血清和血浆样本中。这就有可能是基质效应导致的结果。
  
2、 如何判断是否是基质效应呢?
    当单个样本或少量样本值低于空白值时,可能是实验操作出现问题,这时应增加重复,进步操作技术。当许多样本都低于空白值时,应思考基质效应的影响,建立校正曲线予以修改。基质效应的原因错综复杂,有可能是样品中存在的基质导致原抗体的联络结合能力下降,便产生了样本值低于空白值的现象。导致样本值无法计算出数值,或许数值为负。
    虽然原因复杂,但有方法可以用来评估基质效应。
    第一种方法是采用线性稀释,一般来讲,抗原和捕获抗体、检测抗体之间的结合作用很强,样品浓度被稀释并不影响它们的结合,而造成基质效应的非特异结合的力要弱很多,如果不断稀释样品,非特异结合造成的干扰会逐步减少,测量值也更接近真实值。没有基质效应时,无论如何稀释,测量值都和真实值吻合。而有基质效应时,稀释会造成非特异性结合比例的减少,测量值也相应地产生很大改变。
    第二种方法是掺入回收率实验,将低、中和高浓度的分析物掺入到已测定过浓度的样本中,掺入前后实测到的浓度增加部分与掺入浓度之比就是回收率,回收率以百分比的形式呈现。回收率介于80-120%,才符合标准。

3、  那我们如何避免ELISA实验中基质效应?
    基质效应可以通过产品研发阶段的优化尽可能去消除的。针对ELISA产品研发进行了多种优化。ELISA试剂盒在开发进程中,标准品不选用人或动物血清、血浆作为标准曲线的稀释液,只能选用其仿照物。我们量身定制的缓冲液系统,这些优化后的缓冲液体系能很好消除基质效应。还有当检测某个分析物时,其他相关因子或类似结构因子如果有非特异性结合,也会导致基质效应,我们也因此做了大量的交叉反应,确保没有明显的交叉反应和干扰。而且我们试剂盒必须通过严格的基质效应测试,全部包括线性稀释和掺入回收率实验,并把测试结果记录在说明书中。
 
来源:上海邦景实业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1-52960952
E-mail:3004965510@qq.com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快速注册 忘记密码
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网 电话: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