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转株即稳定表达细胞株,指的是基于某一细胞系构建的持续过表达或干扰某特定基因的细胞系。慢病毒感染-药物筛选法是目前广泛应用的稳转株构建方法,具有高效整合、目标细胞广泛等特点。
一.准备及预实验
目标细胞系培养条件 |
目标细胞增殖速度 |
支原体污染情况 |
注:为避免慢病毒感染后细胞死亡,务必保证细胞无支原体污染!
附1:经验筛选药物用量
二.稳转株筛选及构建
注:以下实验参数,按1株稳转株为例描述,实验需考虑有无对照稳转株!
将细胞接种于6孔板中(4个孔),使次日细胞融合度约70%
根据预实验确定的MOI值,计算慢病毒体积,添加慢病毒(每孔添加ADV-HR 2μL);
慢病毒感染次日,将细胞进行换液处理;
感染后72小时,观察感染效率,效率最低不应低于40%。
注:第一次加入药物时在上午进行,4-6小时后观察细胞状态,如细胞死亡过多,需更换新鲜不含药物的培养基。
附2:多克隆稳转株
多克隆稳转株的荧光通常强弱夹杂。
用胰酶将多克隆稳转株消化(90%融合度,10毫升培养基终止消化),取80微升至第一个EP管中,混合均匀;
注:应使用1000微升枪尖,混合时不要过度吸打,以免破坏细胞。
注:培养的第一周不要换液,接下来每3-4天换液。
注:尽量吹打均匀,防止细胞聚团。
注:培养的第一周不要换液,接下来每3-4天换液。
注:每盘选取20个为宜,在消化时,需按照先消化边缘的,再消化中心的原则,防止克隆之间的相互污染。培养的第一周不要换液,接下来每3-4天换液。
附3:单克隆稳转株
单克隆稳转株的荧光强度基本一致。
三、稳转株构建中的常见问题
1.支原体污染问题
由于轻度的支原体污染并不影响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故被许多实验室所忽略。但支原体易在病毒感染细胞后爆发,出现大量细胞碎片,甚至导致细胞死亡,导致稳转株筛选的失败。我们建议在稳转株构建之初,务必排除细胞及培养环境中的支原体污染。
2. 其他问题
除支原体污染之外,还有以下问题会经常出现于稳转株构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