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培养基包括多种成分:无机盐、维生素、氨基酸、生长调节剂、糖类、琼脂(或结冷胶)和水。所有这些成分在植物组织培养中至少有1种或多种作用。
植物组织培养基中的矿质元素进入植物细胞后用于合成有机分子或作为酶反应中的催化剂。可溶性盐离子在植物电离分子运输中作为平衡离子,渗透压的调节以及维持植物体电化学势的平衡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氮、硫和磷是蛋白质和核酸的组成成分。镁离子和许多的微量元素是许多酶和细胞器的基本组成部分,因此在多种反应中起着重要的催化作用。钙离子和硼酸主要存在植物的细胞壁中,尤其是钙离子在维持生物膜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相反,钾离子和氯化物在渗透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参与维持电化学势的平衡,同时也是许多酶的活化剂。
下面对常用的培养基做一个介绍:
MS培养基,最初是Murashige和Skoog于1962年为烟草细胞培养设计的,经过改良后,现今可以用于多种植物的组织培养,如马铃薯、胡萝卜、甘蓝等,许多研究者根据不同的试验需要,先后研发了改良MS培养基包括含1/2大量元素、含3/4大量元素、用NaNO3替代NH4NO3、不含NH4NO3、含1/2NH4NO3和KNO3的培养基等,一般需要根据具体的试验材料和试验目的选用具体的培养基。
N6培养基,被定义用来改善水稻花粉愈伤组织的形成、生长和分化。。NH4+离子浓度的最适范围是7.0 mM(或3.5mM(NH4)2SO4))。高浓度的铵盐会显著抑制水稻花粉的生长和分化。KNO3和培养基中其他成分的浓度不会影响花粉的生长。
B5培养基是1968年由Gamborg等为培养大豆根细胞而设计的,双子叶植物在B5培养基上生长更适宜。 B5(Gamborg)培养基的主要特点是含有较低的铵,这是因为铵可能对不少培养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NB培养基,为N6培养基大量元素和B5培养基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混合物。
木本植物培养基也叫WPM培养基,是1981年由Lloyd和 McCown为山月桂茎尖培养专业设计,根据MS培养基改良而来,相对MS培养基而言,使用了硫酸钾替换了硝酸钾,硝酸铵的含量也降低到了MS培养基的1/4,氮盐也主要以硝酸钙的形式供应,现主要用于木本植物的组织培养。
常用植物组织培养基成份表
|
Duchefa货号 |
M0222 |
G0210 |
C0204 |
M0219 |
DU1158 |
|
中文名称 |
MS培养基 |
B5培养基 |
N6培养基 |
WPM/木本植物培养基 |
NB培养基 |
大量元素 |
NH4NO3 mg/L |
1650 |
|
|
400 |
|
(NH4)2·SO4 mg/L |
|
134 |
463 |
|
463 |
|
CaCl2 mg/L |
332.02 |
113.23 |
125.33 |
72.5 |
125.33 |
|
MgSO4 mg/L |
180.54 |
121.56 |
90.27 |
180.54 |
90.37 |
|
KH2PO4 mg/L |
170 |
|
400 |
170 |
400 |
|
NaH2PO4 mg/L |
|
130.44 |
|
|
|
|
KNO3 mg/L |
1900 |
2500 |
2830 |
|
2830 |
|
Ca(NO3)2•4H2O mg/L |
|
|
|
471.26 |
|
|
K2SO4 mg/L |
|
|
|
990 |
|
|
微量元素 |
H3BO3 mg/L |
6.2 |
3 |
1.6 |
6.2 |
3 |
CoCl2.6H2O mg/L |
0.025 |
0.025 |
|
|
0.025 |
|
CuSO4.5H2O mg/L |
0.025 |
0.025 |
|
0.25 |
0.025 |
|
FeNa-EDDHA mg/L |
36.7 |
36.7 |
36.7 |
36.7 |
36.7 |
|
MnSO4.H2O mg/L |
16.9 |
10 |
3.33 |
22.3 |
10 |
|
Na2MoO4.2H2O mg/L |
0.25 |
0.25 |
|
0.25 |
0.25 |
|
KI mg/L |
0.83 |
0.75 |
0.8 |
|
0.75 |
|
ZnSO4.7H2O mg/L |
8.6 |
2 |
1.5 |
8.6 |
2 |
|
维生素(有机成份) |
甘氨酸 mg/L |
2 |
|
2 |
|
|
肌醇 mg/L |
100 |
100 |
|
|
100 |
|
烟酸 mg/L |
0.5 |
1 |
0.5 |
|
1 |
|
盐酸吡哆醇 |
0.5 |
1 |
0.5 |
|
1 |
|
盐酸硫胺素 |
0.1 |
10 |
1 |
|
10 |
|
|
mg(粉末)/L培养基 |
4405.19 |
3163.98 |
3956.53 |
2358.6 |
4073.4 |
1、调pH 用滴管吸取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的NaOH溶液(一般刚配好的培养基都是偏酸),逐滴滴入溶化的培养基中,边滴边搅拌,并随时用精密的pH试纸(5.4~7.0)测培养基的pH,一直到培养基的pH为5.8为止(培养基的pH必须严格控制在5.8)。在这里要注意的是,许多同学在做培养基时明明PH值调到了5.8但是还是不凝固,这个原因可能是:
a. 先检查培养基组分中琼脂的用量和质量
b. 如果琼脂没有问题,灭菌时间过长,一般在0.15MPa超过1小时后易凝固不良。
c. 如果以上都正常,我们还要考虑称量工具是否准确,有些小市场买的称量工具不是很准确,建议称量工具到正规厂家或专业商店购买。
2、培养基的分装溶化的培养基应该趁热分装。注意不要让培养基沾到瓶口和瓶壁上,因为粘在瓶口容易污染。
3、pH不要调过头,以避免回调而影响培养基内各离子的浓度。
4、需不断搅拌,以防琼脂糊底烧焦。
5、严格按照培养基配方配制
产品链接:http://www.qwbio.com/newsinfo/867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