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机版 企业登录 | 个人登录 | 邮件订阅
当前位置 > 首页 > 技术文章 > 锐赛小课堂:关于IHC检验的分析验证原则的指南推荐

锐赛小课堂:关于IHC检验的分析验证原则的指南推荐

浏览次数:1415 发布日期:2014-9-18  来源:本站 仅供参考,谢绝转载,否则责任自负
日前,美国 CAP2014 年会上,美国病理家学会及实验室质量中心发布了一项关于 IHC 检验的分析验证原则的指南推荐(Principles of Analytic Validation of Immunohistochemical Assays),原文发表于近期 Arch Pathol Lab Med 杂志,摘录如下:
 
指南声明
 
1、推荐:实验室必须确认验证所有的免疫组化(IHC)试验结果后才能用于临床。
注:这些手段包括(但不限于):
将新的检验结果与形态学和预期结果相比较;
将新的检验结果与同一实验室同一样本的前次检验结果进行比较(使用已经验证的检验方案);
将新的检验结果与同一组织样本在另一实验室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均使用已经验证的检验方案);
将新的检验结果与先前已得到验证的非免疫组化检验结果相比较。
 
2、推荐:对于临床应用的每一种已经初步验证的检验方案(除 HER2/neu,ER 和 PgR 之外,它们已存在明确的验证指南),新检验和前次检验或预期的实验室结果必须达到至少 90% 的整体一致性。如果一致性小于 90%,实验室需要探讨一致性低的原因。
 
3、专家共识:对于非预测性因子检验方案的初步分析验证,实验室应至少检验 10 例阳性和 10 例阴性组织样本。若实验室主任医师认为对于某些特定标志物(如,罕见的抗原),少于 20 例验证样本已足够,则需记录该项决策的理由。
 
注:若存在阳性样本时,验证应包括高水平和低水平表达的因子,并且对于需定量报告的标志物,应扩大临床结果(表达水平)的预期范围。
 
4、专家共识:对于所有实验室预测标志物检验方案(HER2/neu,ER 和 PgR 除外)的初步分析验证而言,实验室应至少检验 20 例阳性和 20 例阴性组织样本。若实验室主任医师认为对于某一特定的标志物验证样本可少于 40 例,则需记录决策理由。
 
注:经验证的阳性样本数量应大于临床结果(表达水平)的预期范围。该项推荐不适用于已存在单独验证指南的任意一种标志物。
 
5、推荐:对于兼有预测性和非预测性双重特性的标志物,应将其作为预测性标志物加以实验室验证。
 
6、推荐:如果可能,实验室验证使用的组织标本的固定和处理方法应与此后用于临床检验的标本相同。
 
7、专家共识:对于处理方式不同于已经验证的方案中的组织处理方式(如,乙醇固定的细胞块,空气干燥涂片标本,福尔马林固定)的细胞学样本进行常规 IHC 检验时,实验室应检测足够数量的标本以确保检验达到预期目标。实验室主任负责确定需检测的阳性和阴性样本数,以及需检验的预测性和非预测性标志物的数量。
 
8、专家意见:对于脱钙组织样本进行常规 IHC 检测时,实验室应检测足够数量的上述样本以确保达到预期结果。实验室医学主任负责确定阳性和阴性组织的数目以及需检验的预测性和非预测性标志物的数目。
 
9、推荐:实验室可使用整个切片,TMAs 和 / 或 MTBs 用于验证。如果 TMAs/MTBs 不适合用于靶标抗原或如果实验室医学主任不能确定 TMAs/MTBs 的固定和处理是否与临床样本相似,则需对整个切片剖面进行检验。
 
10、专家意见:当新的试剂批次用于临床已经验证的检验方案时,实验室应使用至少一例已知阳性样本和一例已知阴性样本对新试剂进行性能检验。
 
11、专家意见:当已经验证的检验方案出现如下任意一种变化时,实验室应利用至少 2 例已知阳性样本和 2 例已知阴性样本对检验方案进行性能确认。
变化方式如下:
抗体稀释;
抗体供应商变化(相同的克隆);
孵化或修复时间变化(相同的方法)。
 
12、专家意见:实验室应检验足够数目的样本来确认检验方案的性能,以确保当出现如下情形时仍能始终如一地达到预期效果:
固定方式;
抗原修复方法(例如,pH 值的变化,不同的缓冲液,不同的加热平台);
抗原检测系统;
组织处理或检验设备;
检验的环境条件(如,实验室搬迁);
实验室供水。
实验室医学主任负责决定需检测的预测性标志物和非预测性标志物的数目,以及需检测的阳性组织标本和阴性组织标本数目。
 
13、专家意见:当抗体克隆或已有检验方案变化时,实验室需进行一项完整的重新验证(等同于初次分析验证)过程。
 
14、专家意见:实验室必须记录所有符合监管和认证要求的确认、验证和校正过程。
来源:上海锐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1-64197338 021-58383580
E-mail:service@research-bio.com

标签: 病毒包装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快速注册 忘记密码
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网 电话: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