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聚氰胺简介
2008年9月,中国爆发三鹿婴幼儿奶粉受污染事件,导致食用了受污染奶粉的婴幼儿产生肾结石病症,其原因是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国家质检总局通报全国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含量抽检结果,河北三鹿、山西雅士利、内蒙古伊利、蒙牛集团等22个厂家69批次产品中检出三聚氰胺,被要求立即下架。中央电视台在晚上7点的新闻联播节目中进行了报道。该事件引起国内广泛重视,亦重创中国制造商品信誉,多个国家禁止了中国乳制品进口。
那么什么是三聚氰胺?乳制品中为什么会添加三聚氰胺呢?三聚氰胺俗称密胺、蛋白精,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被用作化工原料,由于其化学结构含有许多的“氨基”含氮量相当的高,故此常常被不法商贩添加到食品中,以冒充增加食品的“蛋白质”含量,另由于三聚氰胺以尿素为原料,生产价格低廉,也是非法添加户选用三聚氰胺作为添加剂的主要原因。
三聚氰胺添加到食品中,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极大的损害,尤其是肾脏,动物毒理实验表明,服用三聚氰胺会导致肾脏和输尿管有大量白色晶体析出,造成肾脏肿胀、出血甚至衰竭,有一些也会形成结石,阻塞泌尿系统,造成较大损害,对此,国家相关部门制定了相关的残留限量,确保食品残留安全。
残留限量:
中国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9月13日指出,三聚氰胺属于化工原料,是不允许添加到食品中的,故暂未设定像农药残留那样的标准限制。10月8日,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公告,制定三聚氰胺在乳与乳制品中的临时管理值:
婴幼儿配方乳粉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1mg/kg,高于1mg/kg的产品一律不得销售。液态奶(包括原料乳)、奶粉、其他配方乳粉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2.5mg/kg,高于2.5mg/kg的产品一律不得销售。含乳15%以上的其他食品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2.5mg/kg,高于2.5mg/kg的产品一律不得销售。
二、检测原理
样品中的三聚氰胺与酶标板上固定的抗原特异性竞争抗体,加入酶标Ⅱ抗,催化显色,根据显色的深浅来判断样品中三聚氰胺的含量。显色深,含量少,显色浅,含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