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企业一般当发酵产量下降时,怀疑噬菌体污染问题。证明细菌:将发酵液拿来做菌株纯化,看看有没有杂菌落,若有可疑菌落,进一步镜检因此可以得证杂菌污染。否则怀疑噬菌体污染。
噬菌体污染:一般如果为烈性噬菌体污染很好判断(发酵液不能增菌) 但污染了温和噬菌体就很难处理。
证明:拿已知的原始菌株(无噬菌体感染的)作为寄主做平板涂布,将发酵液直接点植在平板上,并做好位置。记号,培养观察,在点植处若出现半透明噬菌斑,那肯定是温和噬菌体污染了。
噬菌体污染往往是先从发酵罐开始的,然后才波及到种子罐。如果细心观察可以发现,当你的发酵罐不正常的时候往往种子罐的种子在镜检时也有异常菌体出现。
通气发酵,空气过滤器对噬菌体的截留能力不一定很好。一般噬菌体要比空气过滤器的孔径还小的多,能够完全进入到发酵罐中。一般发酵罐的通气量要比种子罐大,所以也会导致发酵罐比种子罐提前表现出来。
噬菌体防治是个很头疼的问题,涉及到菌种、空气、环境、设备等等。最积极的方法是选育抗噬菌株。但在平时也,应该做好环境的消毒工作。消毒重点在于发酵罐,管路,及空间。
预防措施:
1)活菌体的排放是噬菌体发生发展的首要条件,故如何控制活菌体的排放成为噬菌体预防的关键所在。
2)每次上罐前对发酵罐进行空气试漏处理,防止由于设备原因造成话菌的外泄和噬菌体的进入。
3)在接完种后,必须对残余种子液、接种瓶、种子罐及其连接管道附件等用蒸汽或噬菌体清除剂消毒,没经过灭活处理的种子液不得排入污水池。
4)在发酵过程中,需要知道细菌的生长情况,要求定时取样对发酵液进行检测分析。取样最好在无风的条件下进行,取样口下方需设一个装有碱液(pH≥11)的容器,除了加盖取样瓶中的料液外,其余料液必须全部进入该碱容器,切勿喷洒或直接进入下水道。取完样后,要用消毒水对取样者的手、取样瓶、装碱容器和以取样品为中心的上下左右1m的空间进行立体的喷洒;取样瓶需装在盛有消毒水的容器中直到化验室。
5)化验室检测的对象就是带有活菌的料液,检测完pH后的电极需先用噬菌体清除剂冲洗,冲洗水入pH≥11的碱桶中;测OD时,移取原液的移液管或移液枪头须入碱水浸泡,比色管、比色器皿用清除剂清洗浸泡30min后才可继续使用;离心管用清除剂清洗浸泡30min后才可继续使用,且离心后固相及其清洗水须入碱桶中,凡是与料液有直接接触的液体废弃物须入碱桶,严禁直接排入下水池;凡是与料液有直接接触的固体废弃物须有pH≥11碱水浸泡2h后方可废弃。
6)在发酵罐运行过程中有大量的尾气要外排,而这尾气中就含有活菌体,故尾气需经过蒸汽加热、热水处理和末端处理并且要排到远离车间100m以上的车间下风口位置。
7)在放罐时,就是把大量的菌体排到下游,故对于放罐料液需要进行加热(70℃10min)和调酸(pH2~3)处理。
8)如果在活菌的控制上做得比较好了,但仍避免不了有微量的活菌外泄,那就通过切断噬菌体与发酵液的接触来预防噬菌体的污染。
9)提高吸风口高度,离地面每提高10m,空气中的含菌量可减少一个数量级。故吸风口高度越高越好,建议最低高度需超过发酵车间楼顶高度10m。
10)在空压机进口前加装5um的过滤器,可以过滤掉很大一部分杂菌。
11)加强环境消毒
车间内部用漂白水和噬菌体清除剂轮流对所有地面角落进行喷洒,定点放置固体二氧化碳,使车间内部能闻到淡淡的药味。每天早晚一次对车间地沟用漂白粉消毒,保持地沟内清洁无积水。车间周围用ClO2、漂白粉每天喷洒2次。必要时整个车间环境大消毒,启动噬菌体污染去除设备——纳米干雾系统。
针对预防噬菌体侵染,润联的钟成根据过往实地考察经验,推出了诺沃赛德牌噬菌体清除剂 NOVOCIDE PHAGE CLEANER,它的特点有:
- 比利时进口高效清除产品,可3-5分钟杀灭清除包含芽孢在内的噬菌体病毒,无需稀释;
- 通过多项耐药性测试;
- 具有很好的材料兼容性;
- 无色无味无毒无残留,对皮肤无刺激性;
- 作用时间短;
- 破坏蛋白结构、分解核酸DNA物质;
并且配备专用噬菌体污染清除设备系统, 便携式气溶胶喷雾器(针对物表)、OXY-LIU集成纳米干雾系统 (针对空间),能够完美全面的解决发酵噬菌体污染问题。
润联,专注生物企业消毒服务,提供高效噬菌体污染解决方案。合作:15361610637钟成
bio-equip.com
诺福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主打生态环保的消毒产品,以生态消毒为理念在国内推广新技术,主营国内外品牌消毒剂和灭菌设备及相关配套服务,打破了国内消毒行业市场的空白。以销售为核心、以人为本、以质量求生存的科学发展是我们的经营理念。我们将坚持一贯作风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为推动各行各业共同发展贡献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