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领域
非生物环境关系研究:不适宜的环境会形成胁迫条件,如极端高温或低温,盐渍化和干旱等 ,植物为了生存会对这些胁迫条件感知和作出相应的反应。
植物与微生物:植物受到病原菌的侵染后会产生自身的免疫应答反应,代谢物在这种免疫反应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表型鉴定中的应用:大多数经基因修饰或敲出的个体缺乏明显的表型变化, 可以通过代谢物含量加以区别。
代谢途径及功能基因组研究:理清代谢途径中一系列的底物、中间产物、最终产物和关键酶,并阐明该途径中的调节机制和位点,整合、归纳与分类上游基因的变化情况
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药材的采摘、加工与炮制,质量控制以及药物在体内的代谢监测,药用植物种资源的开发等。
与人类健康研究:植物活性成分的化学结构、化学合成途径、生物有效性评价,以及潜在的作用靶点等。
代谢组学技术
● 非靶向代谢组学:对一个生物体系所有小分子代谢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是一种无偏向的代谢组学分析方式。
● 全局精准非靶向代谢组学:第二代非靶向代谢组学,相比普通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在检测物质含量的精准度、准确性上,实现巨大提升。
● 脂质组学:比较不同生理状态下脂代谢网络的变化,进而识别代谢调控中关键的脂生物标志物 , 最终揭示脂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机制。
● 靶向代谢组学:植物激素定量分析、花青素定量分析、脂肪酸定量分析、氨基酸定量分析、类胡萝卜素定量分析、有机酸定量分析、黄酮定量分析、单宁类定量分析。
案例分析
一种脂肪酶通过脂质重塑过程参与拟南芥热应激反应
HEAT INDUCIBLE LIPASE1 Remodels Chloroplastic Monogalactosyldiacylglycerol by Liberating α-Linolenic Acid in Arabidopsis Leaves under Heat Stress
期刊:Plant Cell 影响因子:9.618
发表时间:2018年 发表单位:日本神奈川可持续资源科学中心
研究背景
在热胁迫下,不同植物品种的叶绿体均含有 α- 亚麻酸(18:3)和十六碳三烯酸(16:3)等多不饱和酸。
研究设计
在本研究中,作者发现一种脂肪酶指定的热诱导脂肪酶 1(HIL1)在热胁迫下诱导拟南芥叶片中单半乳糖基二酰甘油(MGDG)的分解代谢。利用耐热性试验,一个具有破坏 HIL1 的 T-DNA 插入突变体被证明具有热应激敏感表型。脂质组分析表明,在高温胁迫下,HIL1 突变体 34:6-MGDG 的减少部分受损。同时,HIL1 突变体中54:9- 三酰甘油的热诱导增量比野生型低 18%。重组 HIL1 蛋白消化 MGDG 产生 18:3 游离脂肪酸(18:3-FFA),而不是 18:0 和 16:0-FFAs。利用公共数据库进行的转录组共表达网络分析表明,各种陆地植物的 HIL1 同源表达水平与叶绿体热应激反应密切相关。因此,HIL1 编码一种叶绿体 MGDG 脂肪酶,在 34:6(18:3/16:3)的第一步释放 18:3-FFA,提示 HIL1 在植物热胁迫诱导的脂质重塑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图 1 HIL1 同源基因在植物物种中进化保守且 HIL1-like proteins 在陆生植物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图 2 HIL1 的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发现其与 CLPB3 和 DGD1 密切相关,大豆、西红柿等植物中均存在

图 3 重组 HIL1 蛋白水解 MGDG 释放 18:3
参考文献
Y. Higashia et al., HEAT INDUCIBLE LIPASE1 Remodels Chloroplastic Monogalactosyldiacylglycerol by Liberating α-Linolenic Acid in Arabidopsis Leaves under Heat Stress. The Plant Cell, Vol. 30: 1887–1905, August 2018
bio-equip.com
苏州帕诺米克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诺米代谢)于 2013 年在苏州工业园区成立,是中国最早成立、规模最大的代谢组学公司之一,致力于打造代谢组学精准医学与营养全方案提供商,成为每个人的代谢管家。诺米代谢业务板块包括组学技术服务、临床质谱、组学临床产品与生物大数据平台,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快更精准的代谢组学技术服务、临床产品及大数据服务。
诺米代谢由“国家千人”计划人才、金鸡湖科技领军人才领衔,创始及核心团队来自于哈佛大学、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UC Davis、加拿大 TMIC、北京大学、中科院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涵盖代谢组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大数据、质谱、药学等领域的科学家团队。诺米代谢在苏州、南京、北京、南昌、成都、金华、东莞的实验室共运行 80 余台全型号进口质谱设备,覆盖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检测服务、临床研发与检验等领域。
基于自身完整的样品预处理平台、高分辨率质谱平台、海量代谢物库与核心匹配算法、临床大队列样本与组学大数据、独家知识产权“全靶”技术平台、及领先的云数据分析系统 BioDeep™ ,诺米代谢已为国内外 400 余家知名科研院所、400 余家三甲医院以及食品与制药企业提供全面、专业的代谢组学技术服务。服务项目囊括非靶向代谢组学、靶向代谢组学、全靶、脂质组学、蛋白组学、风味组学、空间及单细胞代谢组学,应用领域包括农业、环境、食品、营养、肿瘤、心血管疾病、代谢类疾病及肠道微生物相关的研究领域,覆盖 100 余项细分检测分析服务内容,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代谢组学科研及临床解决方案。
在质谱精准医学及组学临床方面,诺米代谢有多个创新产品研发管线,涵盖心血管疾病、脑卒中、肿瘤与肠道微生物方向的诊断、辅助诊断、早筛及用药指导应用。 基于自主国际领先的 MetaDiscovery™ 组学临床技术平台,诺米代谢在 2021 年启动和实施了中国 10 万人群前瞻性脑卒中大队列代谢组学研究计划,将持续转化多个临床诊断与早筛产品,着力于利用代谢组学技术降低中国脑卒中的发病率。 诺米代谢目前已获得元生创投、薄荷天使及沃生投资等行业知名基金的多轮投资,并取得科技领 军企业、CMA 认证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GLP 实验室、第三方医学检验所等资质,知识产权 30 余项,临床注册产品 20 余项。诺米代谢 将在精准医学与精准营养领域持续发力,为健康中国 2030 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