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准备: 自备的材料:液氮,氯仿,1.5 ml 灭菌离心管,研钵,涡旋振荡器,台式离心机,65℃水浴,冰浴。 操作步骤: 1、称取0.1-0.5 g湿的真菌菌丝、孢子、子实体或0.1-3 ml液体培养物离心得到的沉淀,转移到塑料研钵中,液氮研磨成粉 后转移到新的1.5 ml离心管中。 注:1)尽量避免使用陶瓷或玻璃研钵,以免二氧化硅吸附 DNA影响得率。2)干燥菌丝或子实体等的使用量应比上述推荐量低 5-10倍。 2、向离心管中加入1 ml 65℃预热的真菌裂解液1(FLB1),并用移液器充分吹打混匀。 3、65℃孵育5-30 min,其间吹打混匀2-3次。 4、室温12,000 rpm离心3 min。 5、将不超过750 µl的上清液转移到新离心管中。 注:上清液中偶有少量细小悬浮物,对后续操作无影响,无需特殊处理。 6、在上清液中加入等体积的真菌裂解液2(FLB2),上下颠倒30 s充分混匀,溶液将呈白色浑浊状。 7、冰浴5-10 min。 8、室温12,000 rpm离心3 min,转移上清到新的1.5 ml 离心管中。 9、加入0.2 ml氯仿,剧烈振荡30 s充分混匀。 10、室温12,000 rpm离心3 min,小心转移不超过600 µl的上清液到新的1.5 ml离心管中,注意避免触及两相交界面的白色 膜状物。 11、加入1.5倍体积的膜结合液(MB),上下颠倒30 s混匀,分次转移到离心吸附柱中。 12、每次转移700-800 µl混合液后,室温放置5-10 min。 13、室温12,000 rpm离心1 min,弃除收集管中的废液。 14、将剩余的样品加到离心吸附柱式中,重复第12-14步的操作。 15、加入700 µl的通用漂洗液(WB),室温12,000 rpm 离心1 min,弃除收集管中的废液。 16、加入300 µl的通用漂洗液(WB),室温12,000 rpm 离心30 s,弃除收集管中的废液。 17、再次离心1 min去除残留液体。 18、将离心吸附柱放置在一个新的1.5 ml离心管中,加入30-100 µl通用洗脱液(EB),室温放置5 min。 19、离心1 min,收集真菌DNA溶液。 20、(可选步骤)重复洗脱一次,以获得更多的DNA。 21、DNA溶液可立即使用,也可适量分装后于-20℃长期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