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机版 企业登录 | 个人登录 | 邮件订阅
当前位置 > 首页 > 行业资讯 > 新闻 > 全球第一篇Multi-Color-PAM文献在PCP发表

全球第一篇Multi-Color-PAM文献在PCP发表

浏览次数:3185 发布日期:2012-2-27  来源:本站 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Gloeobacter violaceus PCC 7421是一种特殊的单细胞蓝细菌,很早就已经从蓝藻的进化中分离,成为人们研究光合作用的模式生物之一。人们可以利用它研究参与光合作用各组分的结构、功能、调控及进化等各方面的内容。近日,德国鲁尔大学学者Gábor Bernát等通过研究,发现了这种缺少类囊体膜的远古蓝藻与其他光合藻类相同,都具有两大基本光合特征,即状态转换和非光化学淬灭。文中蓝藻的状态转换是利用最新的MULTI-COLOR-PAM进行测定。通过实验发现,无论低温荧光光谱还是室温荧光光谱都显示G. violaceus与其他蓝藻一样能够进行状态转换。在黑暗条件下为状态2,当对其照射微弱的蓝光或远红光时,转变成状态1。与状态2相比,在状态1中的荧光产量明显增加,接近增加80%,而PSII的吸收截面却只增加了8%。微弱蓝光通过诱导状态1增加荧光产量,而与之相反的是,强蓝光可逆地淬灭了G. violaceus的叶绿素荧光。这一结果表明在这种原始蓝藻中,热耗散的调节是通过类胡萝卜素蛋白进行的。(Bernát et al., Unique Properties vs. Common Themes: The Atypical Cyanobacterium Gloeobacter violaceus PCC 7421 is Capable of State Transitions and Blue-light Induced Fluorescence Quenching, Plant Cell Physiol., 2012, in press)
图1 集胞藻(Synechocystis)与G. violaceus的77K低温荧光曲线,激发波长为440及435nm
图2 集胞藻(Synechocystis)与G. violaceus的77K低温荧光曲线,激发波长为580及565nm
图3 利用强远红光将G. violaceus从状态2转变为状态1
 
 
图4 暗适应(状态2)及蓝光诱导(状态1)下细胞的快相曲线
图5 细胞的O-I1荧光上升曲线
图6 有蓝光诱导的细胞非光化学荧光淬灭
 
表1. 根据图5曲线拟合出的荧光参数表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快速注册 忘记密码
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网 电话: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