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报道:真迈eDNA技术助力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
浏览次数:2477 发布日期:2024-6-3
来源:本站 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近日,湖南省洞庭湖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针对长江岳阳段和洞庭湖段开展水生生物资源现状监测,使用真迈生物便携式eDNA富集仪进行水环境样本采集,从江里的一杯水中发现了江豚活动和生活的痕迹。
针对此次监测成果,
央视新闻频道以“从一杯水里发现江豚”为题展开深入报道。
长江江豚是全球唯一已知的江豚淡水种群,是评估长江生态系统状况的重要指示物种,被称为“水中大熊猫”,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过去,对江豚、鱼类等水生生物的检测主要依靠人工观测,不仅费时费力,观测数据也不精准。
eDNA(environmental DNA,即环境DNA)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监测
方法,可采集游离在水体中的生物DNA,通过分析来检测和量化各种生物的存在。

研究人员使用真迈便携式eDNA富集仪采集水体样本
相比传统目视监测方法,
eDNA技术在长江江豚监测中不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还具有更高的灵敏性,可作为长江江豚种群调查
的有效辅助检测工具,实现高频次、多范围的有效监测。

研究人员使用真迈便携式eDNA富集仪采集水体样本
真迈生物eDNA整体解决方案可为生物多样性调查、濒危/外来物种监测、环境健康状况、物种分布等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监测领域应用,提供从水体过滤前处理、核酸提取、自动化建库、上机测序及检测报告的全流程方案,为生态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科技力量赋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