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机版 企业登录 | 个人登录 | 邮件订阅
当前位置 > 首页 > 行业资讯 > 讲座 > 百博智慧大讲堂第6-9期通知:分子育种、智慧农业

百博智慧大讲堂第6-9期通知:分子育种、智慧农业

浏览次数:3659 发布日期:2020-3-20  来源:本站 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基因编辑、表型组学、物联网等技术的蓬勃发展,现代农业已进入数字农业时代,正在力争踏上智慧农业的快车
 

在数字农业时代,对作物数据的多维信息获取和分析、精准基因型和表型鉴定、种业数据库的建立、大数据分析、模型预测等将为加快从“经验育种”向“精确育种”转变添上翅膀,有助于加速实现定制设计育种,加快智慧农业时代的到来。
 

为帮助大家了解知识产权保护、育种研发服务、种质资源托管、基因分型、基因编辑、表型组学、人工智能和育种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同时也为同行们相互交流提供更多的机会,由百奥云、博瑞迪、智种网和慧诺瑞德等新锐力量秉持资源整合、平台共享、汇聚众智、创新引领的原则,联合组织公益性线上学习平台——百博智慧大讲堂,邀请行业经验丰富的专家、老师进行线上交流,共同探讨新形势下种业发展思路,共同“破冰”。
 

百博智慧大讲堂的名字,选取百奥云、博瑞迪、智种网和慧诺瑞德四家公司名字的首字组合而成。
 

——百奥云(BioBin),致力于为种业公司和育种科研单位提供优质的育种软件、硬件和数据分析服务,应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提高育种效率。
 

——博瑞迪(MolBreeding),专注于动植物分子检测和育种相关技术开拓与应用的创新型企业,致力于提供高通量、低成本的精准基因型分型服务。
 

——智种网(NovoSeed),专业打造玉米研发产品(自交系等)互通第一平台,助推玉米研发领域的快速提升和发展!
 

——慧诺瑞德(PhenoTrait),聚焦农业科研痛点问题,以植物表型相关技术为依托,为科研人员和育种家提供定制化方案和服务。


百博智慧大讲堂自3月5日开播以来,短时间内引起强烈关注。在已经结束的5期直播中,哈佛大学/北京大学林泽川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肖永贵博士、东北农业大学陈庆山教授、金玉良种刘定富董事长和明尼苏达大学梁智凯博士带来了5场精彩的报告,目前已收获4.25万次播放。
 

接下来的一周,也就是3月23-27日,我们邀请到了另外4位重量级嘉宾:
 

  • 唐纳德丹佛斯植物科学中心PI、高级研究科学家李茂博士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青年英才金秀良博士
  • 北京农林科学院蔬菜中心副主任温常龙博士
  •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杨万能博士


百博智慧大讲堂第6-9期安排如下:
 

百博智慧大讲堂第6期植物表型专场第4期

主讲人李茂,唐纳德丹佛斯植物科学中心 PI、高级研究科学家

题   目综合解析植物地上和地下三维表型:一个数学跨界者的思考

日   期:3月23日(周一)10:00-11:00

  • 本硕博都在名校读数学的理工科美女,因何转行去做植物研究?
  • 数学跨界植物研究的优势和劣势有哪些?
  • 学科交叉的思考有哪些?


百博智慧大讲堂第7期植物表型专场第5期

主讲人金秀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研究员

题   目作物表型鉴定技术促进智慧农业发展

日   期:3月25日(周三)15:00-16:00

  • 年纪轻轻H指数21是如何修炼来的?
  • ESI高被引论文是如何诞生的?
  • 如何理解作物表型和智慧农业的关系?

百博智慧大讲堂第8期分子育种专场第1期

主讲人温常龙,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中心 副主任 副研究员

题   目主要蔬菜作物高通量分子育种技术研究

日   期:3月26日(周四)20:00-21:00

  • 我国蔬菜高通量分子育种技术研究需求与背景

  • 蔬菜高通量前景选择、背景选择技术研究

  • 蔬菜作物品种、资源DNA鉴定技术研究


百博智慧大讲堂第9期植物表型专场第6期

主讲人杨万能,华中农业大学 教授

题   目作物表型组学:下一次绿色革命的加速器

日   期:3月27日(周五)15:00-16:00

  • 工科男为何转身植物表型?

  • 表型组和基因组能擦出怎样的火花?

  • 作物表型组学如何促进绿色革命?

 

植物表型组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近几年在国内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由于植物表型组学涉及不同学科、不同技术、不同尺度、不同维度的交叉应用,因此大家往往感觉“一说就懂,一做就懵”。为此,我们在百博智慧大讲堂设置植物表型专场,目前已邀请到来自美国、欧洲、澳洲、日本、中国的20多位专家,将陆续为大家带来精彩的表型报告。
 






 

主讲人简介
 

李茂,博士,唐纳德丹福斯植物科学中心高级研究科学家、PI。李茂博士在厦门大学获得数学专业本科学位,复旦大学获得数学专业硕士学位,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获得生物数学专业硕士及博士学位。毕业后加入唐纳德丹福斯植物科学中心Chris Topp的实验室做了和植物表型相关(例如叶片形状,根系表型,花穗表型等)的博士后工作。目前是中心的一位PI, 并在数据科学设施任职高级研究科学家。
 

金秀良,博士,1985年10月出生,2019年作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青年英才A类引进,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当前为作物表型创新研究组组长,曾经获得过德国洪堡学者的资助,主要从事作物表型鉴定与精准农业研究。自2011年以来,在国内外期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共发表SCI论文25篇,最高影响因子为8.218,共有18篇影响因子大于3.0,其中中科院SCI分区1区论文11篇,涵盖了农业和遥感领域的主要期刊,包括Remote Sensing ofEnvironment、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Sensing、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和European Journal of Agronomy等,其中入选ESI高被引论文2篇。当前GoogleScholar总被引用1239次,H指数21,i10指数35,单篇最高引用102次(截止2020.03.10)。担任Agronomy Journal、Th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ientificReports和作物杂志编委或副主编,Remote Sensing-专刊客座编辑和奥地利科学基金(FWF)评审专家。此外,还担任中国仿真学会第一届农业建模与仿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机械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和2019年IEEE国际计算智能在遥感领域的应用会议的组委会委员。受邀担任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ISPRS Journal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Agricultural andForest Meteorology等多个期刊的审稿人。
 

温常龙,男,博士,副研究员。现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副主任,农业农村部蔬菜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技术负责人,兼任中国园艺学会分子育种分会副秘书长;团队主要从事蔬菜高通量分子育种研究,入选北京市“高创计划”,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北京市青年人才托举计划。现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3项;发表SCI论文36篇;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1项;培育新品种9个,获省部级奖励2项。
 

杨万能,博士,教授,作物信息教研室副主任,负责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作物表型组学团队和平台建设。2011年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长期从事作物表型组学研究,研发一系列原创作物表型技术和设备,其中自主研发水稻高通量表型技术工作被《Nature Reviews Genetics》点评为亮点研究工作,并先后两次受邀在国际著名植物学期刊撰写表型综述;作为项目主持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现为国际植物表型组学会会员、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植物表型组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光学学会生物医学光子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获批发明专利11项,转让1项,相关表型产品技术在全国20多家单位推广示范59套,显著提高作物表型检测效率,促进作物功能基因组和作物育种研究。
 

扩展阅读:

国际植物表型网络IPPN介绍和入会指南

植物表型资讯两周年目录汇总

植物表型资讯2019年1-12月目录汇总

植物表型资讯2020年1-2月目录汇总

相关公司:慧诺瑞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2925490
E-mail:info@phenotrait.com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快速注册 忘记密码
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网 电话: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