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样本库的建立和细胞药物的兴起对生物样本的低温保存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表明,在低温冻存过程中,造成细胞损伤的两种最主要因素是:溶液损伤和胞内冰损伤[1]。
在程序降温过程中随着温度降低,细胞内部的代谢速率随之降低。若降温速率过慢,细胞则失水过多,受到溶液损伤;若降温速率过快,细胞内的水分则来不及渗出而形成胞内冰晶,破坏细胞结构。
因此,做好细胞/生物样本的程序降温,是保证细胞低温冻存质量的关键因素。
传统瓶颈,亟需突破
在以往的程序降温工作中,多采用传统程序降温盒,或者手工的程序降温仪,尚面对多个挑战:
耗时长,普通程序降温盒耗时需8h以上;
效率低,单次程序降温的样本量少,无法大批量作业;
非标化,需人工值守,操作标准不一,存在误差等;
细胞复苏活率低,降温的速率或者精度欠佳导致。
高效率、全自动,流水线作业
开创“程序降温”新世代!
作为国内自动化存储领域的先行者,原能生物凭借业内领先的低温生物冷冻技术平台,攻克了上述各种难题,近日推出自主开发出ACF-2多功能程序降温工作站,不仅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更以“高效率”、“标准化”、“全自动流水线作业”的领先理念,开创“程序降温”新世代。
能够满足大批量、精细化、高质量、产业化实现细胞/生物样本程序降温作业需求的全自动、智能化设备。
高速:单次降温周期最快12分钟以内;
高效:单次最多同时降温4个SBS板架;
8个SBS板架排队降温;
标准化:自定义+标准化预设降温曲线,规范化运行,质量控制稳定;
可追溯:各流程操作信息可记录、上传、溯源;
全自动: 与周边设备智能物联,无人值守运行;
样本冷链进出,工业化、流水线作业。
产品特性
ACF-2,针对大多数细胞/生物样本的单次程序降温作业,最快可在12分钟以内完成;
相对普通程序降温仪的1小时周期,传统程序降温盒或者梯度降温法的8小时以上周期,时间效率大幅提升400%以上。
配置四个独立降温工位,一次性可同时降温4个SBS板架(近400支冻存管);
最多支持8个板架排队降温,降温完成自动转出设备;
全自动、标准化、批量化程序降温作业,规避人为操作误差;
配置标准化预设降温曲线,还可根据实际需求自定义降温曲线,操作更便利;
且设备在腔室与样本区均有温度探头,保障降温过程的安全与稳定。
设备运行状况可全程监控,每环节数据可记录、可上传、可溯源,做到了全程信息可追溯,还易于维护与检修。
标准化程序降温工作流程,规避人为差错,避免直接与低温的接触风险。
配置-80℃超低温临时存放区,最多可暂存12个SBS板架,稳定样本环境温度,满足生物样本活性检测过程中的暂存。
可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一个液氮模式模式温区,满足对样本个性化、精细化降温需求;三个电液混合制冷温区,满足对样本大批量、高效率降温需求。
可对单支/整盒样本批量扫码录入信息,数据可追溯。
传递窗可进行紫外线消毒,且可自动除湿,保持内舱长期干燥,避免结霜。
兼容0.5mL、 1mL、2mL等冻存管及冻存袋。
客服电话:021-68395577
邮箱:equipments@origincell.com
Reference
[1]刘威, 郭明伟, 郭治宇, & 刘宝林. (2018). 胞内冰形成机理研究进展. 制冷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