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机版 企业登录 | 个人登录 | 邮件订阅
当前位置 > 首页 > 行业资讯 > 讲座 > 碳中和背景下生态系统多要素观测学术交流会日程

碳中和背景下生态系统多要素观测学术交流会日程

浏览次数:2760 发布日期:2021-8-27  来源:理加联合

碳中和背景下生态系统多要素观测技术学术交流会

理加云学堂(第十期)

会议时间:2021年9月7日(星期二)

参会方式:网络线上直播
 

01 背景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由此产生的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影响日渐深重。2021年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是我们应对气候变暖的国际行动的一部分。面对碳中和的需求,减排(减少CO2排放)和增汇(增加CO2吸收)是两条根本的途径,我们应在尽可能减排的同时大力采取增汇措施。以SIF植被遥感、湍流涡动通量、多通道土壤呼吸等为代表的天空地一体化温室气体监测技术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撑。为更好地开展生态系统温室气体长时序动态监测,建立多源、多尺度、多要素的综合监测数据集,推动新技术在碳中和背景下天空地一体化温室气体观测系统中的运用。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于2021年9月7日以网络会议的形式召开“碳中和背景下生态系统多要素观测技术学术交流会”。


02 会议目的

面向广大科研人员,开展碳中和背景下SIF植被遥感、湍流涡动通量、多通道土壤呼吸等监测技术的基础理论,技术方法,数据分析和应用研究进展等多方面为主的技术交流和培训,促进不同学科领域学者间的交流,提升野外生态台站的观测技术水平。


03 会议内容

1.天空地一体化温室气体观测技术前沿的科学问题

2.天空地一体化温室气体观测技术的基础理论与方法

3.天空地一体化温室气体观测技术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04 会议日程
 
碳中和背景下生态系统多要素观测技术学术交流会
上午 孙宝宇 总经理
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9:00~9:05
致辞
旭日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9:05~9:45
高寒生态系统氮循环与气候变化
魏达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9:45~10:25
基于观测的青藏高原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
10:25~10:30
休息时间
汪金松 博士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10:30~11:10
增温对高寒草甸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
张欣 博士
内蒙古农业大学
11:10~11:50
基于碳同位素分析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碳释放主要途径及其成因
孙宝宇 总经理
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11:50~12:10
生态系统碳循环测量技术及应用介绍
  休息时间
下午 郑宁 博士
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13:30~14:10
温室气体通量观测及其研究进展
邵长亮 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
14:10~14:50
蒙古高原通量观测
原文文 博士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14:50~15:30
华北典型森林生态系统温室气体通量观测研究
15:30~15:40
休息时间(互动环节)
张晓春
正高级工程师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15:40~16:20
GB/T 34286-2017《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测量 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法》
GB/T 34287-2017《温室气体 甲烷测量 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法》内容简介
吕洪刚
高级工程师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16:20~17:00
中国近海大气温室气体观测与分析
丰怀泽
植被遥感工程师

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17:00~17:30
SIF:不止于空中的通量塔

05 会议时间、形式

1.会议时间:2021年9月7日(星期二)

2.会议形式:网络线上直播


06 注意事项

本次研讨会不收取费用。


07 报名方式
 

扫描二维码,回复“报名”

填写表单即可


08 联系我们
 

添加工作人员微信,邀请您进入此次会议交流群

(请备注单位及姓名)


报名截止时间:2021年9月6日12时

相关公司: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51292601
E-mail:rain@li-ca.com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快速注册 忘记密码
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网 电话: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