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机版 企业登录 | 个人登录 | 邮件订阅
当前位置 > 首页 > 行业资讯 > 讲座 > 课程预告,人源化小鼠模型在药物临床前研究中的应用

课程预告,人源化小鼠模型在药物临床前研究中的应用

浏览次数:2377 发布日期:2021-3-18  来源:本站 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肿瘤免疫疗法是当前肿瘤治疗领域中最具前景的研究方向之一,是国内外众多药企积极投入的一个热门领域。随着BMS,Merck及国内的信达,君实等药厂PD-1抗体药物的上市,将肿瘤免疫,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抗体药物的研发带进了一个新纪元。


目前各大医药研发企业的关注焦点主要包括:免疫检查点抗体药物,CAR-T疗法,溶瘤病毒等。新型的免疫疗法如何进行可靠有效的临床前效果评估,对推进肿瘤免疫疗法至关重要。


由于人类与动物之间,基因、蛋白、免疫系统及生理状况都有显著差异,利用野生型动物进行临床前实验得到的结果往往不能适用于人体。


为提高临床前数据的可靠性,需要选择在某些方面更“接近”人类的动物模型,如人源化动物。


重度免疫缺陷动物(如M-NSG®小鼠)可接受异种移植,包括人源肿瘤细胞(CDX)或人类肿瘤组织(PDX),同时移植人类免疫细胞,如PBMC(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或HSC(造血干细胞),使小鼠具备人类的部分免疫功能,以获得免疫系统人源化小鼠,可以用来进行肿瘤免疫相关的抗体药物的临床前研究。


此外,还可以将药物靶点基因进行人源化修饰,以获得基因人源化小鼠,该类模型拥有人类的药物靶点,且免疫健全,也可以用来进行针对人类靶点抗体药物的药效评价。


本期线上讲座将由朱海燕博士详细介绍《人源化小鼠模型在药物临床前研究中的应用》,为业内抗体药物研发企业的临床前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课程简介:

1.人源化小鼠模型的分类、构建和比较
2.人源化小鼠模型的应用:
抗肿瘤药物研发
其他适应症的药物研发
3.人源化小鼠模型的局限性和破解思路


直播时间:2021年3月18日 19:00

嘉宾介绍:朱海燕 博士
2012年于复旦大学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2012年-2015年,任职于日本东京大学药学系研究科ERATO特任研究员(博士后)。2016年回国后曾就职于睿智化学、桑迪亚生物部。现任南模生物工业客户部总监,拥有10多年肿瘤新药研究经验及CRO服务经验,带领团队完成大小分子抗肿瘤药物临床前药理药效研究项目。

请使用手机微信扫一扫报名

相关公司:上海南方模式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400-728-0660
E-mail:tech@modelorg.com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快速注册 忘记密码
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网 电话: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