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5日,由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办,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二届陆地生态系统多尺度/多要素观测技术研讨会在线上成功举办。
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林科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京大学、首尔大学、日内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西悉尼大学、美国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等近500个单位的专家学者及业务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直播间访问次数达2.7W余次。
会议开始,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孙宝宇总经理为会议致开幕辞,欢迎前来参会的老师,并预祝本次研讨会圆满成功。
在上午的报告中,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牛书丽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温学发研究员、黑龙江大学王庆贵教授、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朱湘宁经理分别介绍了陆地生态系统多尺度/多要素观测实验数据的整合研究、碳水稳定同位素比值和通量比值的观测技术和方法、温带和寒温带代表性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低空高光谱遥感的特点及其解决方案实践等方向最新的研究进展。
在下午的报告中,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于秀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杨元合研究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鲍芳助理研究员、浙江农林大学毛方杰讲师/杜华强教授、北京大学朱彪研究员、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孙宝宇总经理分别就生态系统监测研究网络新进展、冻土氮循环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荒漠生态系统对人工模拟增雨的响应、竹林碳循环时空模拟与形成机制分析、根系功能性状与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关联、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生态学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介绍。
本次交流会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采用线上直播形式,各位老师通过共享屏幕、语音及文字对话等方式,快速进行问题答疑。培训过程中大家专心听讲,面对其中的难点,积极参与线上交流,学习氛围良好,互动热烈。
在直播结束后,依然有同学在直播间提出问题希望与老师进行交流,我们特此收集相关问题,发送至老师邮箱,感谢朱彪老师的耐心回复。
关于此次会议PPT是否可以分享
工作人员还在与各位老师沟通当中
目前可以分享的PPT已放至百度网盘链接中
在公众号后台
回复“陆地生态系统”获取
此次线上会议还有直播抽奖环节,共抽取
二等奖(4名)
三等奖(7名)
四等奖(10名)
相信大部分幸运的同学已经收到奖品啦!
通过此次研讨会的学习和交流,相信参会的老师和同学对运用多要素观测技术进行陆地生态系统监测和研究中的前沿科学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了解了土壤温室气体、稳定同位素、涡动通量、高光谱成像以及无人机的基础理论与仪器技术方法,对新技术及其应用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有了系统的掌握。
由于群内人员已至200人,无法直接扫码进群,请添加工作人员微信,进入此次会议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