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基因编辑、表型组学、物联网等技术的蓬勃发展,现代农业已进入数字农业时代,正在力争踏上智慧农业的快车。
在数字农业时代,对作物数据的多维信息获取和分析、精准基因型和表型鉴定、种业数据库的建立、大数据分析、模型预测等将为加快从“经验育种”向“精确育种”转变添上翅膀,有助于加速实现定制设计育种,加快智慧农业时代的到来。
为帮助大家了解知识产权保护、育种研发服务、种质资源托管、基因型分型、基因编辑、表型组学、人工智能和育种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同时也为同行们相互交流提供更多的机会,由百奥云、博瑞迪、智种网和慧诺瑞德等新锐力量秉持资源整合、平台共享、汇聚众智、创新引领的原则,联合组织公益性线上学习平台——百博智慧大讲堂,邀请行业经验丰富的专家、老师进行线上交流,共同探讨新形势下种业发展思路,共同“破冰”。
百博智慧大讲堂的名字,选取百奥云、博瑞迪、智种网和慧诺瑞德四家公司名字的首字组合而成。
百——百奥云(BioBin),致力于为种业公司和育种科研单位提供优质的育种软件、硬件和数据分析服务,应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提高育种效率。
博——博瑞迪(MolBreeding),专注于动植物分子检测和育种相关技术开拓与应用的创新型企业,致力于提供高通量、低成本的精准基因型分型服务。
智——智种网(NovoSeed),专业打造玉米研发产品(自交系等)互通第一平台,助推玉米研发领域的快速提升和发展!
慧——慧诺瑞德(PhenoTrait),聚焦农业科研痛点问题,以植物表型相关技术为依托,为科研人员和育种家提供定制化方案和服务。
百博智慧大讲堂自3月5日开播以来,短时间内引起强烈关注。在已结束的直播中,哈佛大学/北京大学林泽川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肖永贵博士、东北农业大学陈庆山教授、金玉良种刘定富董事长、明尼苏达大学梁智凯博士、丹佛斯植物科学中心李茂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金秀良研究员、北京农林科学院温常龙博士、华中农业大学杨万能教授、百博智慧大讲堂四位创始人王冰冰/张嘉楠/叶剑/韩志国、北京农林科学院赵久然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法国农业科学院刘守阳博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宋青峰博士、澳大利亚科学院郑邦友博士、著名农业评论员张鑫先生、法国农业科学院Christophe Salon教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刘秀位研究员、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葛玉峰副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徐建龙研究员、青岛清原农冠集团研发总监刘丙新先生、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张颖博士、中国农业大学马韫韬博士、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孙琦博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田志喜研究员、华南农业大学郭涛教授、武汉大学吴贤婷博士、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番兴明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徐云碧研究员、华中农业大学张建博士、明尼苏达大学张峰博士、清华大学崔伟博士、华盛顿州立大学张志武教授、北京爱科农科技有限公司郭建明、数溪科技冯欣欣、慕恩生物杜洪志、浙江大学岑海燕研究员、河南农业大学乔洪波教授、中科智能吴晓伟博士、德国Julich研究中心Uli Schurr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姜雨教授,东京大学郭威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薛吉全教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相建海研究员、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张竞成博士、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王立志博士,鸿翔种业有限公司薛守旺、浙江大学寿惠霞教授、北京屯玉种业郭婷婷、中种国际种子有限公司张春震、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陆昊博士、长沙百奥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冰冰、慧诺瑞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志国、智种网CEO叶剑、阿德莱德大学刘华健研究员和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邓启云带来了55场精彩的报告。
接下来的一周,也就是8月24-30日 ,我们邀请到了两位重量级嘉宾:
爱荷华州立大学 Mike Castellano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陈茹梅
百博智慧大讲堂第56-57期安排如下:
百博智慧大讲堂第56期表型专场第25期
主讲人:爱荷华州立大学 Mike Castellano
题 目:低成本植物和土壤氮素传感器推进玉米高通量表型和环境鉴定
日 期:8月24日,周一,10:00-11:00
基于微机电系统的新型氮传感器
土壤氮含量的原位快速测量和应用
植物含氮量的原位长期监测和应用
该技术在玉米栽培和表型研究中的应用
百博智慧大讲堂第57期
主讲人: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陈茹梅
题 目:功能型转基因玉米研发进展
日 期:8月28日,周五,19:00-20:00
什么是功能型转基因
我国转基因研发现状
国际转基因研发现状
植物表型组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近几年在国内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由于植物表型组学涉及不同学科、不同技术、不同尺度、不同维度的交叉应用,因此大家往往感觉“一说就懂,一做就懵”。为此,我们在百博智慧大讲堂设置植物表型专场,目前已邀请到来自美国、欧洲、澳洲、日本、中国的20多位专家,将陆续为大家带来精彩的表型报告。
主讲人简介
Mike Castellano是爱荷华州立大学农学系的土壤科学教授和William T. Frankenberger教授。 他致力于通过研究、教学和推广来最大程度地使作物产量与环境质量之间达到平衡。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他与各种各样的工程师、植物生物学家、农业产业专家和政策制定者密切合作。
陈茹梅,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从事玉米籽粒发育和玉米生物技术育种研究。作为团队主要成员开展转植酸酶基因玉米研究工作,该研究成果于2007年5月通过农业部科技成果鉴定,于2009年和2014年两次获得安全生产证书,是我国第一例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玉米。先后主持我国转基因重大专项课题“优质功能型转基因玉米新品种培育”、国际合作项目,“863”课题等。参与完成 “973”、自然基金等课题。申请中国发明专利十五项,获得授权八项。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在Plant Biotechnology Jounal,Jou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BMC Plant Biology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2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