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一年多,她做过销售、广告策划、文案,总共换了9个工作,还创业失败亏掉了18万。这期间,遇到过皮包公司,见识了企业高层内斗。“这毕业一年多的职场,真的比《甄嬛传》还精彩!”昨天,2012年才毕业的小刘,跟我们谈起了她毕业后的这些经历。她说,希望自己的这些经历能给现在正在就业、择业中徘徊的毕业生们一些启示。
刘菲菲,今年24岁,身高1.65米,老家在荣昌,大学学的是广告专业,在学校专业成绩不错,拿过奖学金,还担任过学生会干部,她一直非常自信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2012年7月毕业,毕业之前实习时(2011年11月),就通过校园招聘开启了她的工作之路……
第一份工作
听大家的说法“先就业再择业”
刘菲菲的第一份工作就是通过校园招聘,在一家大型电器生产企业做销售。
小刘说,家长和老师给他们的说法都是:先就业再择业,于是单纯为了“就业”,有些盲目地去了这家企业,从事自己似乎不太懂的“销售”。
那时,还没满22岁的小刘,凭着对工作的热情和刚入社会的无畏,坐着公车,从城市的这头穿越到那头,每天给自己的任务是五个以上的客户。
三个月以后,小刘就转正了。她说,这时才开始有时间思考,发现自己非常不喜欢每天要装着一张笑脸跟陌生人打交道的工作。
“没转正时,一个月都能拿到四五千了。”2012年3月份,小刘还是觉得这个工作不适合自己,执意辞职去一家很小的电视节目制作公司。
第二份工作
遭遇皮包公司 她又回到最开始的单位
这次跳槽她却遇到了一家“皮包公司”。“给我开底薪600元,说是要做电视节目,但是我发现根本没有钱做节目,到处串业务。”小刘说,单位太不正规,就有一个壳,连员工工资都拖欠了几个月了。她干了一个半月后,又辞职了。
辞职以后,小刘才觉得,自己先前那家公司在重庆算是比较知名的,起码正规,又不会拖欠工资,“五一”节后,她又回去上班了。
第五份工作
被挖跳槽 却发现跟想的不一样
这次回去,小刘又做了一个多月销售后,实在觉得自己不擅长,于是她在7月份拿到毕业证后,再一次辞职。“这一次,我想了想,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做回本行。”小刘应聘去了一家中型的广告公司做广告策划和文案。
这一次,原本三个月转正,小刘提前一个月就转正了。10月,小刘做了一个大型的广告策划认识了很多业界内的人,经过别人介绍,她被挖去了一家规模更大的广告公司,月薪也从原来的2500元涨成了4000元,还带一个团队,有提成。
去了这家新单位,她发现和想的不一样,每天7点起床,一直干到半夜,工作都无法完成。由于还要带领三四个人的小团队,自己做完分内事情,还要管别人的事,每天都处于一种焦虑的状态。
两个月后,她发现自己无法承受这样的工作强度和压力,辞职了。
第六份工作
去亲戚开的私企 又太没挑战
“那时,就觉得父母说的还是挺对的,女孩子应该找个轻松点的工作。”小刘经过家人帮忙,安排她去了亲戚开的一家私企,做办公室主任,月薪5000元。
工作一个月,小刘又觉得这个工作太没挑战性,每天面对繁琐的行政制度,工作一成不变,她觉得这样的生活太索然无味,简直是四十岁的人该过的。12月,小刘在家人指责中又辞职了。”
第七份工作
单位领导有矛盾 部门被撤了
小刘应聘去了一家国企下属企业。辛辛苦苦地干了两个月,整个部门业绩都很好。令她没有想到的是,不仅原本以为说好的提成没有了,到2013年春节回来后,自己所在的部门都被撤掉。
小刘开始还不明白,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单位两个领导之间的矛盾,而自己所在部门又是失势的“直系”。她自嘲地告诉我们:“这个职场,比《甄嬛转》还精彩,我是碰见活的‘宫斗’了。”
第八份工作
创业开店却赔了18万
2013年3月,彻底被打击了的小刘在家里窝了一个月。当时,她的一个亲戚正好生了孩子想在小刘住的这个小区附近开个母婴店。小刘说,选择自己创业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也是被之前的单位“伤”到了。母婴店加婴儿游泳馆,小刘和亲戚先后每人投入了12万左右,这些钱都是父母资助的。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小区虽然大,但是现在入住率太低,母婴店并没有预期生意好。
五个月后,亲戚说不干了。“每个月一两万的开销,我也坚持不到两个月。”哪知,一直都没人接手,直到今年过年前,以5万元成交。算下来,小刘发现自己亏了18万。
第九份工作
还是去广告公司做策划
今年的春节,小刘是在无限的绝望中度过的。今年过年后,她的同学帮她介绍了一家广告公司做文案和策划,月薪3000元。
看着周围自己的同学升职的,加薪的,自己却又回到了当年毕业的起点,她也感慨:“我父母觉得我折腾,连男朋友都因为我放弃了家人安排的那家公司觉得我不可理喻,后来分手了,我真的错了吗?”她说,只是想找一个合适的工作。
频繁换工作
是大学时没做好准备
回过头来看这一段经历,小刘说,其实都是因为自己在大学期间没有为就业做好准备。
“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我觉得除了基本的专业知识,大家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就是,自己喜欢什么,又适合做什么。”小刘说,对于这一点,是经过自己大学四年的学习,参加社团活动,学生会等组织,以及社会兼职等等来确定的,她并不赞成先就业再择业的观点。
“为了就业而就业的观点太盲目了,会像我一样,走很多冤枉路。”她说,只有凭借自己的性格、知识结构水平和经历来判断说就业的大方向,比如你是要考研还是工作,如果工作,那么自己是适合做销售类还是技术类等方面的工作。然后再按照这个方向去找工作,她认为这样才不会走弯路。
对于企业的选择,小刘还是认为“大树底下好乘凉”,大企业的制度更为完善,但是小企业也能让自己得到更多方面的锻炼。
小刘说:“无论如何,我觉得应届大学生在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如果是一家小企业,必须去了解它的财务状况等方面,多跟其他员工打听,警惕皮包公司以及一些即将倒闭的公司。”
(文中人物刘菲菲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