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由一个经理变成职场中的新人,再由一名普通的员工迅速成长为主管,可谓是在极短的时间内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
心理学中有种心态叫“空杯心态”。它告诉人们:如果想学到更多的学问,就要先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空着的杯子”,不应该骄傲自满。一个杯子,如果是空的,它便有整杯的容量去容纳新的事物,而满的杯子则没有太多的空间去容纳新的事物。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人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空的杯子,那么就能怀着一颗谦卑的心,以无限的热情去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技能,不断充实自己。如果他骄傲自满,总认为自己已经很了不起了,那么将永远停留在原地无法前进。当他的那些旧的知识和想法已经无法适应新的潮流的时候,这个人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成功者首先要做到的是放低姿态,像孔子一样不断“三省吾身”,像唐太宗一样不断“三镜自照”,像计算器一样不断“键盘归零”,去描绘最新最美的图画。
在职场中奋斗,首先应该培养自己的“空杯心态”,杜绝自高自大,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要把自己当成一个空杯子,遇事多向别人请教,向那些有经验的同事学习工作技能和处事方法,这样不仅可以学到工作经验,还能快速融入大家庭的环境中,容易让别人认识、接纳。同时,具备了“空杯心态”,这样便可以以良好的态度去应对工作中的挑战,也为自己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张明原来在一家广告公司做经理。由于公司不景气,再加上遇到了经济危机,公司在一年前倒闭了。这一年来,张明不断地去找新的工作,但由于提出的条件太高,因此屡屡碰壁,直到三个月前,才找到了一份业务员的工作。
以往找工作,都希望应聘的公司给安排一个不错的职位。毕竟是一个当过经理的人,因此觉得去做一般的职员太屈才。再说,也有信心去面对新的挑战、去胜任新的领导职位。但是,没有一家公司愿意马上给一个求职新人提供领导职位,公司更愿意新人能够好好工作一段时间,看看新人的表现后再考虑是否对其进行提升。
最后迫于无奈,勉强答应去做业务员。以前在广告公司任经理的时候,经常给员工讲述“空杯心态”的故事,张明深知其中的道理。因此,在面对这份新工作时,彻底地把自己当成一个新人,在工作中不断进取、不断学习,不仅处处向人请教,而且不断地进行自我摸索。由于他工作努力、勇于发展业务关系,两个月后,他的业绩已名列前茅。三个月试用期一过,公司马上升了职,成了地区主管。
张明由一个经理变成职场中的新人,再由一名普通的员工迅速成长为主管,可谓是在极短的时间内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在这个过程中,正是因为张明保持了“空杯心态”,所以才不会被突如其来的失败搞得丧失信心。相反,把自己当成了一个空的杯子,一切从头做起,在新的岗位上认真努力、不懈奋斗。“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经过奋斗,聪明才智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最后获得了成功。张明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了“空杯心态”的重要性。“空杯心态”是一个人通向成功的必要条件。
“空杯心态”事实上是一种对过去的积极否定。过去无论是风光也好,不风光也罢,那都是过去的事情。总是陶醉在过去的胜利中或是沉浸在过去的悲伤中,对现在的工作来说是没有意义的,甚至是有害的。只有将过去舍弃了,才有更大的空间去接纳新的事物,才会以轻松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新的工作,走向新的人生。如果舍弃不了,总是沉浸在往日的风光中,将以往工作的思维方法带到新的环境里,那么就会发现自己在新的环境里会越来越不适应,做很多事情都不顺利。因为总是认为自己已经“满”了,所以根本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也不会主动向别人学习。这样就会像一棵移栽到新的地方的花草一样,因为一直怀念旧地方土壤的温度而不肯改变自己的生存习惯,最后只能一点点枯萎死去。
舍弃不是自暴自弃,而是为了腾出更多的空间给新的事物,把更多的精力留给未来。只有舍弃了,才会得到更多的精力,才会心无旁骛地去迎接新的工作,才会认真地对待新的事情。舍弃,是为了得到更多。舍弃旧的东西,是为了腾出更多的空间去接纳新的东西。
毛泽东曾说过:“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在职场中,有很多容易得意忘形的员工,有了一点小成绩便会心花怒放、沾沾自喜,感觉自己非常了不起。骄傲自满的空气充满了他们的内心,如果长时间地保持这种心态的话,将会失去学习的能力,工作也将会变得停滞不前。
所以,切不可让骄傲自满冲昏自己的头脑,应该本着谦虚的态度去面对工作,时刻放空自己,不断学习进取,这样才会为自己注入新鲜的血液,时刻保持着激情和活力,拥有无懈可击的战斗力。
如何使自己时刻保持“空杯心态”呢?
1、要忘记过去、否定过去,特别是忘记过去的成功,这样你能轻松地去迎接挑战、开拓未来。
2、要保持永不满足的心态。满足了,人就静止了,就会停滞不前;不满足,才会促使自己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3、培养自己不断学习的能力。时代飞速发展,不进则退。不断学习是赶超别人的捷径,是成功的必由之路。没有人能够用旧的经验在新的道路上行走,要想在职场中胜人一筹,就要懂得不断学习新的东西,补充新的营养,以应对瞬息万变的时代。
本文摘选自《一流员工的66个职场秘密》 作者:邢桂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