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行业同仁:
BioCon 2021第八届国际生物药大会暨生物技术仪器设备与试剂展览会,将于4月22-23日在上海宝华万豪酒店盛大开幕。150余位特邀嘉宾将分别领衔7大细分论坛,贯穿创新、研发、工艺及生产全周期,围绕下一代双多抗、ADC抗体偶联、细胞与基因治疗制品、溶瘤病毒制品、核酸疫苗与药物等展开热烈探讨,为2000余位与会嘉宾带来精彩干货分享!
 
即刻注册参会,可享受 B类通票:满四赠二超值团购优惠!
优惠4月2日截止!详情可咨询:180 1793 9885(同微信)
 
下载详细议程   立即注册报名
BioCon 2021议程抢鲜看!
专场一:创新抗体/蛋白药物研发—— 4月22-23日(第一天)
▶ 生物学指导下的双抗靶点选择与分子结构设计
朱建伟,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细胞工程与抗体药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 针对G蛋白偶联受体的功能性抗体的发现
章美云,安进生物制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监, 抗体研发负责人
▶ 多组学转化平台助力肿瘤免疫新药研发
苏小凡,深圳裕策生物高级副总裁兼裕泰抗原事业部总经理
▶ 抗体药物研发挑战 - 依奇珠和其它单抗的历程
刘玲,礼来公司生物技术发现研究团队首席科学官(Online)
▶ 圆桌讨论:非肿瘤/抗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抗体药物开发挑战与前景
主持人:李斌,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副所长
梁瑞安,中国抗体制药有限公司/公司创办人、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李康,百济神州高级副总裁
陈明久,博奥信生物技术(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裁
▶ 非竞争性新冠中和抗体临床2/3期进展及抗传染病抗体开发(拟)
张峣,腾盛博药临床科研执行总监
▶ 话题待定
上海迈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非吸入式纳米抗体药物治疗哮喘的临床前研究
万亚坤,上海洛启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 肿瘤免疫: 检查点抑制剂, 双特异抗体和CAR-T的体内药效评价
王启明, 杰克森实验室中国区技术产品经理
▶ 圆桌讨论:从discovery到医学转化的创新抗体/蛋白药物工程设计与研发
吴辰冰,岸迈生物CEO
张发明,杭州翰思生物医药有限公司CEO
杨剑飞,开拓药业生物药研发副总裁
吕明,杭州尚健生物创始人兼CEO
范国煌,南京艾美斐生物创始人兼CEO
▶ 肿瘤-免疫细胞桥联双功能抗体的设计及临床开发
张发明,杭州翰思生物医药有限公司CEO
▶ 创新双特异性抗体技术平台开发:ATACCbody™与PACbody™(拟)
陈克兰,凡恩世研发总监
专场一:创新抗体/蛋白药物研发—— 4月22-23日(第二天)
▶ 基于CD47靶点的双抗药物开发策略
田文志,宜明昂科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
▶ 双特异性抗体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
应华,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执行总监
▶ Claudin 18.2/PD-L1创新双靶点免疫疗法及药物开发设计
屈向东,启愈生物创始人
▶ 在Beacon®平台上通过单浆B细胞克隆产生独特的抗PDL1抗体与标准杂交瘤方法的功能评价
杨达志,上海睿智化学研究有限公司副总裁
▶ 靶向NK细胞的双特异性抗体的开发进展
Mark Chiu邱远浩,拓创生物首席科学官
▶ HyperCell简介:创新的B细胞克隆及高产细胞株筛选
上海星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 靶向ROR1靶点的ADC药物临床前到临床研发思路
谢毅钊,基石药业首席转化医学官
▶ T-DXd/DS-8201 ADC技术开发思路于临床价值
绪方恒晖,第一三共中国开发总经理
▶ 生物药临床前药效研究中的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
琚存祥,集萃药康研发总监
▶ 基于AIAC平台的具有BIC潜力的HER2 Ab免疫激动剂偶联物GQ1007的临床前研究
Paul Song,启德医药CSO
▶ ICH S6生物制品的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指导原则最新解读
马璟,上海临港集团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首席顾问,NMPA药品审评专家
▶ 圆桌讨论:ADC即将商业化元年之际,如何开发出更优抗体偶联药物?
● 旁杀者效应(Bystander killing effect)● 更优毒素/连接技术/抗体/多靶点机制● 新适应症拓展
黄贤明,百奥泰副总经理
薛彤彤,苏州宜联生物创始人兼CEO
刘树民,康源久远创始人
刘东舟,华东医药首席科学官
Changshou Gao,信达生物CTO兼SVP
专场二:抗体/蛋白药物工艺开发与优化 —— 4月22-23日(第一天)
▶ 糖蛋白的糖基化分析药典指导原则的起草与应用
汪泓,上海药检所治疗类单抗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
▶ 上游从细胞株到细胞培养的系统思考与系统工程开发实践
李强,安源医药创始人、董事长
▶ 强化工艺:实现生物药极致得到单位体积产量
潘晓,金斯瑞蓬勃生物生物药开发副总监
▶ 上游工艺在重组蛋白药物的开发与放大案例解析
邓建慧,杭州先为达生物上游工艺开发总监
▶ 新型灌流工艺在大分子开发和生产过程中的优势与技术考量
何容赞,默克BioReliance End-to-End 亚太区GMP生产负责人
▶ 抗体工艺开发和工艺优化过程中的关键质量参数
郑小红,前沿生物药业(南京)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
▶ MonoRab™兔单抗新技术平台-B细胞克隆
Lidan Ding,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高级科学家
▶ 双抗下游工艺与分析方法开发中的挑战
Karen Twu,和铂医药CMC负责人
▶ ADC药物小分子毒素偶联杂质鉴定与纯化案例解析
夏钢,浙江新码生物CSO
▶ 宿主细胞蛋白免疫测定的可比性和测定桥接的最佳实践
Eric Bishop,西美杰科技研发副总裁
▶ ADC药物第三代定点偶联工艺开发领先实践
秦民民,美雅珂生物高级副总经理
▶ 话题待定
勃林格殷格翰生物药业
▶ ADC药物的工艺及质量研究策略案例解析
肖亮,苏州宜联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
▶ 单域抗体修饰产物相关杂质的鉴定与深度过滤方法(拟)
胡可可,亿腾医药总监
专场二:抗体/蛋白药物工艺开发与优化 —— 4月22-23日(第二天)
▶ 治疗性单克隆抗体的表征及药典标准
Fouad Atouf,美国药典生物部门副总裁(Online)
▶ 抗体制剂处方筛选和制剂工艺研究
刘永李,上海臻上医药高级总监
▶ 抗体从非临床研究到工艺优化及质量控制技术探讨
程汉兴,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区生物药市场支持
▶ 抗体蛋白聚集分析与质控策略(拟)
杨嘉明,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高级科学家
▶ ICH Q5E、Q7A和Q11生物制品工艺变更与验证要点解析(拟)
Michele Dougherty, 前FDA审评主任,生物制品,药学
▶ 一次性工艺设备在生物制药中的变更管理
沈亮,上海乐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市场技术副总裁
▶ 生物药工艺优化中的变更影响评估和后续优化策略
乔君华,天境生物药学副总裁
▶ 符合质量一致性要求的大生产工艺放大模型和变更解析(拟)
刘洵,恒瑞医药副总经理
▶ 圆桌讨论:生物药临床期间与上市后变更的挑战与考量
张如亮,宜明昂科副总经理
赖寿鹏,维立志博联合创始人兼执行副总裁
专场三:细胞治疗药物开发与产业化—— 4月22-23日(第一天)
▶ 快检技术在细胞治疗产品安全性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王灿,上海药检所治疗类单抗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
▶ 自体细胞治疗商业化报产领先实践(拟)
复星凯特
▶ 细胞治疗产品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学的持续优化与验证
Chelsea Qiong Xue,武田(美国)细胞治疗分析开发负责人(Online)
▶ 细胞药物后期生产合规与厂房建设思考
宋晓东,上海优替济生生物医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 赛默飞创新助力细胞基因治疗产业化进程
曾汉献,赛默飞实验产品和服务高级市场开发
▶ 满足GMP合规的细胞治疗生产建设与管理策略
谢胜华,金斯瑞蓬勃生物GMP病毒生产高级经理
▶ 细胞治疗产品中慢病毒可复制性RCL检测方法与控制策略(拟)
齐菲菲,北京艺妙神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TO
▶ 细胞及基因治疗载体的大规模生产技术
朴顺福,宜明(北京)细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总监
▶ 话题待定
美天旎生物技术
▶ 细胞治疗产品产业化制造平台探索与实践
程锦生,上海东富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 圆桌讨论疫治疗产:申报中细胞免品的CMC与GMP考量
贾秀虹,南京传奇药物事务部高级总监
袁歆,亘喜生物科技集团质量副总裁
李国栋,上海恒润达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专场三:细胞治疗药物开发与产业化—— 4月22-23日(第二天)
▶ 通用型CAR-T技术比较与创新产品开发
范晓虎,南京传奇联合创始人兼CSO
▶ 基于肿瘤微环境改变的新一代CAR-T产品开发
孙艳,上海细胞治疗集团 副总裁兼细胞药物业务板块总经理
▶ Car-T及细胞治疗产品临床检测解和重决方案要考量
黄启宽,熙宁生物中国区总经理
▶ FOXP3+调节性T细胞与抗肿瘤免疫治疗
李斌,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副所长
▶ 圆桌讨论:细胞治疗非正式临床研究的设计、preIND到确认性临床开发策略
姚毅,前美国FDA医疗评审官
李小双,恒瑞源正CMO
▶ 通用型异体CAR-γδT细胞治疗的研发与工艺创新
罗敏,广州百暨基因科技有限公司CTO
▶ 隔离器技术在细胞治疗产业化中的应用
浙江泰林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 广谱多功能CAR-NK细胞药物治疗实体肿瘤的工艺开发及产业化
朱亚青,阿思科力(苏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艺工程总监
▶ CRISPR/Cas9技术助力提升CAR-T细胞治疗潜能
尚小云,苏州茂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
▶ 非病毒载体细胞治疗从临床试验到工艺优化实践
陆金华,星尘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官
▶ 糖工程NK细胞治疗的临床开发与工艺优化
李柱,诺康得生物董事长
专场四:基因治疗与溶瘤病毒开发 —— 4月22-23日(第一天)
▶ 中国基因治疗CMC申报策略与开发案例分享
肖溯,纽福斯联合创始人兼CTO
▶ 话题待定
上海碧博生物医药工程有限公司
▶ A型血友病的AAV基因治疗开发
于道展,美国AAVnerGene总裁和首席执行官
▶ 基因及细胞治疗质控中的Bio-Rad微滴式数字PCR解决方案
罗宇文,伯乐生命医学产品公司市场部产品经理
▶ AAV生产工艺放大中的下游纯化和QC策略
王立军,嘉因生物联合创始人兼CTO
▶ 话题待定
赛多利斯斯泰帝(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 基因治疗病毒载体的工艺开发
韦厚良,和元生物工艺开发副总监
▶ AAV病毒载体的生成与变批量生产
董文吉,中吉智药(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科学家
▶ 肠道生物学驱动新型药物开发
向斌,和度生物创始人兼CEO
▶ 溶瘤病毒产品的开发策略
周向军,深圳源兴基因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 溶瘤病毒制品无菌工艺开发与放大对策
梁旻,上海锦斯生物创始人/总经理,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专场四:基因治疗与溶瘤病毒开发—— 4月22-23日(第二天)
▶ 溶瘤病毒治疗的有效性标准与质控策略
余力,四川安可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CEO,前FDA 疫苗评审 主管(CMC)和高级评审官员
▶ 新型病毒下的溶瘤病毒发现与可开发性研究(拟)
颜光美,中山大学药理学教授,中山大学原副校长
▶ 溶瘤病毒功能性基因的选择与病毒设计改造策略(拟)
黄文林,达博生物董事长兼CEO
▶ 提高溶瘤病毒治疗有效性的策略
蔡立刚,武汉博威德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
▶ 从病毒画像到对溶瘤病毒药物开发的思考
王智明,天士力创世杰(天津)生物制药总经理
▶ 提升溶瘤病毒稳定性的药物设计与制备方法
黄映辉,北京因美未来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
▶ 开发表达PD-L1抑制剂的工程溶瘤病毒新方法(拟)
陈彬,合生基因CEO
▶ EMA视角:创新细胞与基因疗法监管体系解读
Sol Ruiz,EMA 生物制品工作组主席;EMA CAT前沿治疗委员会西班牙主席;西班牙药监局生物药与前沿疗法负责人(Online)
▶ 溶瘤病毒临床试验二期设计与研究进展(拟)
许雁,武汉滨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 溶瘤病毒适应证选择、临床转化研究与1期爬坡试验设计
倪东耀,亦诺微医药首席研发官/临床总监
专场五: 生物药商业化生产制造—— 4月22-23日(第一天)
▶ 商业化生产运营创新与变更领先实践
刘建,百济神州生物岛创新中心首席执行官
▶ 可操作可控的生物药生产连续化生产集成策略
黄玮,复宏汉霖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 话题待定
上海碧博生物医药工程有限公司
▶ 创新技术应用于生物工艺强化
王君,颇尔(中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 圆桌讨论:不锈钢VS一次性,连续流VS批次生产,自建厂房VS生产外包,该如何制定最佳商业化生产策略?
主持人:周新华,嘉和生物创始人兼总裁,北大、复旦大学访问教授
王冠骅, 技术运营,科望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裁
苏建华,岸迈生物SVP&GM
刘建,百济神州生物岛创新中心首席执行官
▶ 抗体药物商业化生产的成本控制
倪华,迈威生物副总裁
▶ 大数据分析在抗体药物商业化生产中的应用
万宇翔,海正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副总监
▶ 开发与生产中的应用PAT过程分析技术在生物制药冻干工艺
贺颖,德祥科技资深产品经理
▶ 通过MES/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手段优化生物药生产效率和满足合规
张平,赛诺菲中国区工业事务部负责人
▶ 全新一代一次性生物反应器Dynadrive
吴媛婷,赛默飞一次性产品技术支持
▶ 生物药杂合技术的厂房设计以及一次性自动化建设
谢皖,上海君实生物工程总经理
▶ 圆桌讨论:工业4.0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与合作共享建设
李树德,天境生物工程与技术副总裁
专场五: 生物药商业化生产制造 —— 4月22-23日(第二天)
▶ ADC药物商业化生产实践及主要关注点
李壮林,荣昌生物制药副总裁、总工程师
▶ 生物药全球申报的策略和实践
闫小军,百济神州高级副总裁、全球药政事务负责人
▶ 抗体药物商业化生产工艺表征方法与领先实践
郑子荣,鼎康(武汉)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研发与生产副总裁
▶ Figurate ™自动化平台赋能治疗
李波,思拓凡Cytiva亚太区自动化应用经理
▶ 生物药上市后工艺变更的考量
于芳,信达生物制药有限公司MSAT细胞培养高级经理
▶ 生物药产业化质量体系GMP建设的重难点解析(拟)
夏羽,康方生物高级副总裁
▶ ICH Q12最新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技术和法规解析
Scott M Wheelwright,百因诺首席运营官 COO
▶ 不锈钢系统多品种共线生产风险控制和实践
包财,百奥泰生产运营高级总监
▶ 抗体类药物商业化三批生产现场核查重点难点解析(拟)
上海药品审评核查中心生物药品部
▶ 药品质量风险控制体系的建立与维持质量一致性前提下的大生产工艺变更解析
李景荣,基石药业首席技术官
▶ 圆桌讨论:后疫情时代全球化供应链环境下,我们该如何未雨绸缪、提前规划?
● 中外双报BLA挑战 ● 国产替代布局 ● 供应链应对
康云,信达生物生产副总裁执行官
专场六:核酸疫苗与药物研发 —— 4月23日
▶ mRNA个性化肿瘤疫苗的抗原设计、序列优化策略(拟)
彭育才,丽凡达生物CEO
▶ 话题待定
翌圣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核酸药物新型纳米递送系统平台QTsome的创新与产业化
赵孝斌 ,浙江海昶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前FDA高级审评员
▶ 创新载体用于mRNA药物的DDS研发与验证(拟)
童浩萱,志济生物创始人
▶ 应对mRNA疫苗从研发到大规模生产的技术挑战
英博,苏州艾博生物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 mRNA疫苗IND申报中药学与评价技术解析(拟)
李航文,斯微生物CEO
▶ RNA Cap analog 及其共转录工艺开发思路和经验分享
魏民志,上海兆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物技术总监
▶ RNAi小核酸药物的临床研究与试验开发分享
陆阳,圣诺制药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
▶ 核酸RNA药物的CMC开发与质量标准建设(拟)
俞航,上海蓝鹊生物CEO
专场七:生物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闭门会) —— 4月22日
▶ 全球在研与上市的FIC生物药市场研究与立项启示(拟)
毛化,弗若斯特沙利文合伙人
▶ 中国罕见病药物机遇:政策与法规更新与趋势
黄如方,蔻德罕见病中心(CORD,原罕见病发展中心)创始人、主任
▶ 圆桌讨论:抗体 or CGT or 其他新型疗法?寻找生物医药下一个黄金十年
房健民,荣昌生物制药首席科学官
范晓虎,南京传奇生物首席科学官兼共同创始人
陆英明,纽福斯生物CO
吴振华,嘉因生物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 圆桌讨论:我们准备好了吗?AI、工业4.0、智能化等新兴跨界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落地
王海彬,浙江海正博锐CEO
尹鹤群,齐鲁制药集团副总裁兼创新药物研究院院长
李晶,迈博药业副总裁
柳丹,鼎晖投资创新与成长投资合伙人
▶ 圆桌讨论:后疫情时代全球化环境下,如何加强国际合作战略,加速满足临床需求的新药开发?
主持人:夏明德,美中-药协(SAPA)董事(原总会会长),英诺湖医药创始人/董事长/CEO
何静,阿斯利康全球研发中国中心总裁
王璘 ,武田亚洲开发中心负责人
杨建新,基石药业首席医学官
▶ 圆桌讨论:从Fast Follow, Me Better到FIC,本土生物药企如何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 从IND到NDA ● 国际合作生产/营销策略实施 ● License-in/out ● 专利布局
陈之键,德昇济医药联合创始人&CEO&董事长
李胜峰,百奥泰生物制药创办人及总经理
徐霆,亿腾景昂CEO
邹晓明,德昇济医药联合创始人&CEO&董事长
卢宏韬,科望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官
▶ 多层次医疗保险和创新支付方式对创新产品商业化的支持
夏小燕,波士顿咨询(BCG)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
▶ 圆桌讨论:在医保谈判/集采/市场下沉的大环境下,如何打造创新公司商业能力
胡善联,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李宁,君实生物CEO
张文杰,复宏汉霖总裁兼CEO
傅道田,荣昌生物总裁
▶ 圆桌讨论:CAR-T治疗,兼顾性价比与患者可及性的市场准入与商业化布局
王立群,复星凯特总裁
李怡平,药明巨诺联合创始人、CEO
吴岚林,丹瑞生物CEO
吕璐璐,合源生物CEO
(* 以大会现场为准)
查看更多重磅嘉宾及完整议程?欢迎咨询:180 1793 9885(同微信)
下载详细议程   立即注册报名
特别鸣谢以下合作单位的大力支持
 
联合主办方
协办方
支持方
 
赞助单位
 
展位已售罄,想了解更多赞助方式(包袋赞助、VIP晚宴赞助等…)
欢迎联系:180 1793 9885
合作媒体
 
BioCon展会现场还将打造人才招聘展示区,联合各领域TOP/知名药企,为众多医药英才提供就业机遇及发展平台!
详情可持续关注公众号「商图药讯」及BioCon后续报道!
 
行业领先企业集结,立即联系我们加入!
 
电话:+8618017939885       邮箱:biocon@bmapglobal.com       网址:www.bmapglobal.com/biocon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