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机版 企业登录 | 个人登录 | 邮件订阅
当前位置 > 首页 > 技术文章> 碳
按分类查找文章
  • 1932 昆虫培养箱的特点和应用介绍 2023-9-14
    近年来,随着昆虫细胞研究的深入,昆虫细胞培养箱成为了研究人员的重要工具。昆虫细胞培养箱凭借其独特的特点和创新的科技应用,为昆虫细胞研究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和条件,有效推动了昆虫细胞相关

  • 1063 PRI-5251CT冷阱在线除水系统在温室气体观测领域的应用 2023-8-30
    “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对区域范围内、特定排放源进行温室气体的高精度监测,并将监测分析计算结果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包含但不限于二氧化碳、

  • 579 次 全自动乌氏黏度计在PPC(聚碳酸亚丙酯)材料中的应用 2023-8-11
    聚碳酸亚丙酯(PPC),又称为聚甲基乙撑碳酸酯,它是以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为原料合成的一种无定形聚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弹性体、涂料、合成革等领域,是一种完全可降解的环保型塑料。聚碳酸亚丙酯

  • 848 次 CCS碳捕获与碳封存技术详解 2023-8-8
    CCS碳捕获与碳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技术是指将二氧化碳从工业或相关排放源中分离出来,输送到封存地点,并长期与大气隔离的过程。这种技术被认为是未来大规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

  • 685 次 免耕和适量施氮肥降低了华北平原半湿润玉米农田土壤CO2排放 2023-7-14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加剧。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成为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人类活动加剧,使得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

  • 901 次 全自动土壤温室气体测量系统在草地土壤碳激发效应研究的应用 2023-6-28
    2018年,由北京普瑞亿科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PRI-8800全自动变温培养土壤温室气体在线测量系统,一经推出便得到了广泛关注。该系统在土壤有机质分解速率、Q10及其调控机制方面提供了一整套高效

  • 1074 全自动土壤温室气体测量系统在贺金生团队土壤呼吸测定研究的应用 2023-6-5
    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文章是兰州大学贺金生教授团队关于土壤呼吸环安装时间影响土壤呼吸准确测定的最新研究成果。这项研究不仅量化了长期呼吸环安装对土壤呼吸测定的影响,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校正

  • 1438 不同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碳单质 2023-5-16
    钻石放久了会变石墨吗?显微镜下的碳单质钻石闪亮高贵,石墨乌黑显脏,但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它们居然是“一家”,都是“碳单质”,更有人说钻石放久了会变石墨?到底什么

  • 1583 藻类光合-碳中和研究技术 2023-3-21
    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纪录片《共同的家园》第3集共利中,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匡廷云院士带领的研究团队长期利用硅藻开展光合作用机理研究及人工模拟,以提高太阳光能的利用率,减轻对化石能

  • 1113 碳排放吸收监测系统选型指南 2023-2-17
    应该如何选择适合您的碳排放吸收监测系统?一、前言今天为大家介绍如何根据您所处的地区以及环境来选择适合您的碳排放监测系统。本文章分为第一节前言,第二节系统组成,第三节与第四节系统优缺

  • 1985 二氧化碳培养箱的使用环境 2022-12-5
    二氧化碳培养箱设备使用环境1. 环境温度:5℃~+35℃2. 环境湿度:≤50%RH;3. 性能参数测试在空载条件下为:环境温度20℃,环境湿度50%RH4、本机应安装在空气干净、无日光直射、无强电磁场及

  • 1980 芬兰科学家通过GFS-3000探究泥炭地碳气体通量组分空间变异的原因 2022-12-2
    芬兰科学家使用便携式光合荧光测量系统GFS-3000等研究了不同植被相关参数对解释泥炭地碳气体通量组分空间变异的有效性,发现在解释泥炭地CO2和CH4气体交换方面,植物功能性状起次要作用。泥炭地

  • 2073 Picarro--长江三角洲典型城区二氧化碳摩尔分数变化特征 2022-9-23
    作为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力,CO2是最重要的长寿命温室气体,约贡献了66%的辐射强迫。自1956年以来,在美国夏威夷的莫纳洛亚山进行了大气CO2浓度首次长期观测,在全球大气监视网(GAW)计划下,

  • 1764 碳排放吸收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2022-9-14
    碳排放吸收监测系统解决方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我国21世纪最大规模的有序人类活动,其涉及地球生态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触发生态环境演变。城市生态系统占陆地面积不到3%,却直接排放近44%的

  • 2027 林木生物固碳研究:利用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培育优良树种 2022-9-2
    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生物固碳是必不可少的技术路线。在海洋中,最重要的生物碳汇是藻类。而在陆地上,森林无疑是最重要的生物碳汇。因此,植树造林对于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

  • 1603 光合-呼吸-碳中和技术方案 2022-9-1
    一、光合作用测量与监测1.LCproT与LCiT便携式光合仪 新一代LCproT光合仪,可与叶绿素荧光模块耦合组成iFL光合作用与叶绿素荧光复合系统(下图右):1)超轻便:主机(4.1kg)和手柄总重量不到5

  • 1470 原位藻类群落结构分析系统在遥感及碳循环估算领域的应用及展望 2022-5-19
    水域生态碳汇作为地球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部分,是建立未来碳汇计量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浮游植物是水域中的最主要的初级生产者,在区域尺度和全球尺度上影响着水域碳循环。同时浮游植物细胞

  • 2711 二氧化碳培养箱过滤器确定更换周期的方法与操作 2022-4-21
    (点击链接查看操作视频)二氧化碳培养箱是通过在培养箱箱体内模拟形成一个类似细胞/组织在生物体内的生长环境,培养箱要求稳定的温度(37°C)、稳定的二氧化碳水平(5%)、恒定的酸碱度(p

  • 1174 植株群落碳氮水耦合监测及根际碳库快检技术新进展 2022-4-18
    整棵植株或群落的固碳能力因缺少大的测量室一直是测量难点,也是突破叶片级碳交换监测的瓶颈,澳作自主研发、全国产化生产的iChamber多功能自动箱高度可达2米、面积可达1平米以上。iChamber自动

  • 1379 Ecodrone®一体式高光谱-激光雷达无人机遥感系统-森林碳循环研究应用 2022-1-28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森林是最大的有机碳库,是陆地中重要的碳汇和碳源,因此了解森林生态系统在碳循环中的作用,对于研究陆气系统的碳循环乃至全球碳循环都是一个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易科泰光

分页: 1 2 3 4 5 跳转到页 共100条 第2/5页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网 电话: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